肺实变后空气不能进入肺泡,故肺泡呼吸音消失。实变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可将支气管呼吸音通过实变的肺组织传到胸壁而听到,此即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内的稀薄液体可产生湿哕音,而实变的肺组织传导声音的能力增强,使湿哕音的声音响亮。实变的肺组织传导声音的能力增强,也可使听觉语音增强及出现支气管语音。
2.肺不张 肺泡内不含气或仅含少量气体时,肺组织萎陷,称为肺不张。阻塞性肺不张由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压迫性肺不张多因肺组织受到外部压迫所致,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心脏过度肥大及肺内肿瘤等。面积较大的阻塞性肺不张可有如下表现。
阻塞性肺不张时,患侧肺体积减小而使病侧胸廓塌陷,肋间隙亦随之变窄。空气不能进人不张的肺组织,肺不能扩张也不能回缩,故呼吸动度减弱甚或消失。患侧肺体积缩小,纵隔向患侧移位,故气管移向患侧。支气管阻塞,声波不易传导到肺、胸壁,故语颤减弱或消失。肺不张时肺组织不含气,叩诊呈实音;含气量仅减少者,叩诊呈浊音。支气管阻塞时,空气不能进入肺泡故肺泡呼吸音消失。支气管阻塞时支气管呼吸音不能听到。听觉语音亦因支气管阻塞引起传导障碍而消失或减弱。
压迫性肺不张时,因胸腔积液等因素可使患侧胸廓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语颤可增强,其原因是压迫性肺不张时支气管畅通,能将声带产生的声波传导到不含气或含气量减少的肺组织,而不张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故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支气管畅通,能将声带产生的声波传导到不含气或含气量减少的肺组织,而不张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故病人可有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及听觉语音增强。
3.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所致的细支气管逐渐狭窄发展而来,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产生机制是支气管有不完全阻塞。阻塞性肺气肿时肺体积增大,导致肋间隙增宽,胸廓前后径增大而呈桶状。阻塞性肺气肿时,肺泡内气体排出障碍故肺内残气量增加,空气进人肺泡障碍而使吸气时肺扩张不明显,呼气时因肺泡弹性减退、回缩无力,肺体积减小亦不明显,故呼吸动度减弱。
阻塞性肺气肿时,两侧肺组织的体积同时增大,两钡0压力相等因而纵隔并无移位,故气管位置仍居中。气肿的肺组织因含气量增多,传导声音的能力降低,故两侧的语颤都减弱。
气肿的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叩诊呈过清音。肺体积增大,心脏被气肿的肺组织包裹、再加上膈肌下移心脏随之下移而呈垂直位,导致心脏的绝对浊音区消失、心脏的相对浊音界缩小,严重时整个心前区都呈过清音而叩不出心脏浊音界。肺体积增大、膈肌下移,肝浊音界及肺下界亦随之下移。气肿的肺组织肺泡内残气增多,吸气时气体进入障碍使肺组织扩张不明显,呼气时肺泡的弹性减弱、回缩无力,肺组织缩小亦不明显,故肺下界移动度减小。
气肿的肺组织肺泡内残气量增加,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减少、气流速度减慢,故肺泡呼吸音减弱。肺泡的顺应性差、弹性减弱,以及不完全的支气管阻塞可因呼气而狭窄更明显,可导致呼气时间延长。气肿的肺组织因含气量增多传导声音的能力减弱,引起听觉语音减弱。心脏被气肿的肺组织遮盖而气肿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降低,心脏与胸壁之间的距离较正常明显加大,导致心音遥远。
4.肺空洞 肺空洞常发生于肺结核、肺脓肿、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空洞严重时可使空洞部位胸廓凹陷。空洞部位不能随呼吸而扩张和回缩,故可引起局部呼吸动度减弱。
空洞不大时气管可不移位,若空洞明显则纵隔向患侧移位而使气管向患侧移位。声波在空洞内发生共鸣,同时因空洞周围实变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故语颤增强。支气管阻塞时,来自声带的声波传导到空洞部位有障碍而使语颤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