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式区段是由某一种重要元素,如酒楼、茶坊、寺庙、瓦子等居于核心地位,带动组织起来的区段。相对于行肆式区段的同质性,中心式区段的特征是杂质性,或曰多元性,即店铺种类和档次的繁多。各种项目之间往往在经营活动中建立起相互支撑配合的关系,功能齐全,一个区段之内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东京各种集市的举办地大都是在中心式区段内,典型的如各种庙会。中心式区段在组织结构和空间形态上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
东京街市整体上的组织构造呈现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线性是其最基本的抽象形态,但在一些中心元素处和桥头、十字路口、城门口等交通节点处形成高潮,集结成点。如果一些点因为各种有利条件,面积足够大时,则形成为面。在局部地区大小街市特别密集,也可编织为面,还有大型行肆式区段的“同质区”和性质特殊,占地面大,且有明确界线的区段,如瓦子,也可视为“面”。
东京街市分布的重心居中而偏于东南。原因在于东京的人口分布和对外交通的门户两个方面。
街市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内部结构与总体形态,归根结蒂在于它改变了城市结构与形态的生成法则。具体说来就是改变了原先“主观主导法则”占绝对地位的极端状况,加大了客观因素和规律的作用。中心消解、平面形态溃散和城市在三维方向上的增长是街市给城市结构和形态带来的最大变化。
中心的消解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性中心在城市形态中的比重一定程度上的弱化,二是商业性城市中心的兴起使城市由单一中心变为多元中心。平面形态溃散一是溢出城墙范围,沿交通要道向外漫延,二是内部的清晰严整变得相对的自由和随机。三维方向上的生长一是建筑物实际高度的增加,二是多级别城市中心的形成,三是行政组织的多级化。有形或无形,城市的这种朝立体化方向的演化,与街市的形成密切相关。 1.6.6.街市效应与城市进步
街市的产生对中国古代城市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造,将其改造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明的铸模,全面塑造着中国文化的全新形象,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宋一段可用“承上启下”四个字来概括。这其中包含了许多艰辛复杂的工作,继承、改造、创新、发展等等,而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籍街市产生了以后的城市完成的。
以经济思想的发展进步为例,就属于街市给城市带来的开放性效应之一。
开放性是街市与传统封闭式市场的基本区别,是指市场进入权、经营的时间和空间三方面的开放。开放促成了商业繁荣的局面,也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旧有的思想认识。商人地位大为提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在商品经济观念领域,“重农抑商”的教条遭到怀疑和批判,更明确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主张。 城市平民化是街市开放的又一效应。
市坊制度的精髓在于对城市的控制,通过控制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取得稳定的社会秩序。显然,城市居民被置于了一种奴役的地位,被剥夺了很大的一部分自由,最高统治者是城市唯一真正的主人。街市的产生则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宽阔的活动时空和自由,人民群众成了城市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尽情展示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城市中首次因人民群众的需要产生了“瓦子”这样的重要的功能要素。在居室方面,大胆突破统治阶级的礼制规定。最突出的是在服饰方面,冒法僭越,刻意追求新奇,表现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个性的张扬。一些反抗官府欺诈的市民活动,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街市的产生对许多艺术门类的繁荣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绘画,产生了市肆风俗画这样独特的题材,发展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留下了《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不朽之作。再如戏剧,它诞生和发展的地点是瓦子,城市中市民文化的勃兴为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大观众,可以说,中国戏剧是在街市这块土壤上培育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