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_肿瘤的发病机制

www.zige365.com 2010-7-26 17:52:00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统称为肉瘤(sakoma),肉瘤比癌少见,常见于青少年。肉眼观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由于肿瘤生长较快,故体积常较大。肉瘤质软,切面灰红色、均质性、湿润,外观如鱼肉状,故称为肉瘤。镜下,肉瘤细胞排列多较弥漫,肿瘤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网状纤维染色在肉瘤细胞间多可见到网状纤维。肿瘤间质的结缔组织少,但血管丰富,故肉瘤多先由血道转移。以上各点均与癌的特点有所不同。正确掌握癌与肉瘤的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实际意义。

常见的肉瘤有以下几种:

1.脂肪肉瘤(liposarcoma)    一般多发生于软组织深部,来自原始间叶组织,多发生于大腿及腹膜后,极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这与脂肪瘤恰好相反,说明脂肪肉瘤极少是从脂肪瘤恶变而来,而是一开始即具有恶性特征。本瘤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极少见于青少年。肉眼脂肪肉瘤的病变差异很大,可似一般的脂肪瘤,可呈粘液样外观,或呈鱼肉样。多数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表面有一层假包膜,手术切除不彻底,易于复发。切面上瘤组织可弥漫一致,或呈分叶状,分叶的大小、形态可相差悬殊。若纤维组织多,则切面见到大量灰白色网状条纹。镜下,形态多种多样。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其组织结构与脂肪瘤相似,仅部分瘤细胞核肥大、深染,甚至有瘤巨细胞出现。粘液型脂肪肉瘤其瘤细胞呈星形或小梭形,胞浆内有细小的脂肪空泡,肿瘤细胞间有大量粘液基质。分化差的脂肪肉瘤主要由小圆形细胞构成,其中可见到含脂肪空泡的脂肪母细胞。最少见的一型脂肪肉瘤其瘤细胞呈明显的多样性,并有多量瘤巨细胞。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是恶性间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生长部位与纤维瘤相似,以四肢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为多见。肿瘤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切面呈粉红或灰白色,均质如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大小不一,为梭形或椭圆形,其分化程度差异很大。分化好的纤维肉瘤和纤维瘤相似;分化差的纤维肉瘤则有明显的异型性,表现为细胞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核肥大深染,核分裂像多见,瘤细胞多而产生的胶原纤维甚少。纤维肉瘤的分化程度一般与其临床表现有相一致的关系,即分化好者生长较慢,转移及复发较少见;分化差者生长快,易发生转移,切除后易复发。

2.骨肉瘤(osteo sarcoma)或称成骨肉瘤是骨组织恶性瘤中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好发于青少年的四肢长骨,下肢多于上肢,其中以股骨最常见,其次为胫骨、肱骨及腓骨。股骨的骨肉瘤多位于下端,胫骨及肱骨则多在上端。病变常由骺端开始,以后发展使骨端的骨皮质及髓腔均受累。骨干皮质被摧毁后,可再扩展至骨膜外软组织,使整个瘤体形成梭形肿块。在侵犯周围软组织时,该处可有反应性新生骨形成,从骨皮层表层向外伸展,形成放射状结构,与骨干的纵轴方向垂直,形似日光的射线,为硬化性骨肉瘤的特点。骨肉瘤的硬度与肿瘤性骨质的含量多少有关。骨质多者质坚硬,骨质少而细胞成分多者则质软,灰红,如鱼肉状。切面上可有出血、坏死及囊腔形成。镜下,瘤细胞呈高度异型性,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并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像多见。用组织化学方法证明瘤细胞内有多量碱性磷酸酶,有助于鉴别诊断。肿瘤性骨小梁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排列零乱,在其边缘是肿瘤性的骨母细胞,这与反应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骨小梁不同。此外还形成骨样基质。肿瘤组织中有新生骨的出现是本瘤的诊断要点。

试听>>>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