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印模的要求
<1>使组织受压均匀。
<2>适当扩大印模面积。
<3>采取功能性印模,即在印模材料硬固之前进行肌功能修整。
<4>在取印模过程中,保持托盘稳定的位置。
2.模型
(1)全口义齿模型要求
<1>模型边缘比印模边缘宽3—5mm.
<2>模型最薄处不应少于lOmm.
<3>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
<4>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前缘起不少于l0mm.
(2)灌模型方法
<1>围模灌注法 利用成盒型蜡板将终印模围起来,然后灌注模型材料,形成模型。
<2>一般灌注法 在终印模上直接灌注模型材料形成模型。
(3)模型后堤区的处理 在石膏模型上,用雕刻刀在颤动线处切一深度1-1.5mm的切迹。沿此切迹向前约5mm范围内,将石膏模型轻轻刮去一层,愈向前刮除愈少,使与上腭部表面移行。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确定]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确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垂直颌位关系(垂直距离)的确定和水平颌位关系的确定。
1.垂直距离的确定
(1)垂直距离 天然牙处于正中牙合位时,鼻底至颏底的垂直高度。
(2)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息止牙合间隙法 用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拾间隙即得正中拾位时的垂直距离。
<2>拔牙前记录
<3>面部距离法
距离。
可用拔牙之前天然牙列时正中拾位的垂直距离作为无牙颌时的参考。
可用二等分或三等分法。瞳孔至口裂延长线的距离等于鼻底至颏底的。
<4>面部表情观察法 此法主要凭医生的经验,观察义齿戴人后,面部比例是否协调。
(3)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1>垂直距离恢复过大 面下1/3过长;上下唇闭合较困难;表情紧张;说话、进物时后牙易相撞;义齿易脱位;可加速牙槽嵴的吸收。
<2>垂直距离恢复过小 面下1/3过短;鼻唇沟加深、面容变老;肌张力下降,咀嚼无力。
2.水平颌位关系的确定
(1)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
(2)确定方法
<1>哥特式弓描记法。即确定正中关系位,使患者的髁状突回到关节凹的生理后。
<2>直接咬合法 ①卷舌后舔法:用舌向后舔抵上牙合托后缘的蜡球,利用舌肌牵拉下颌回到生理后位。②吞咽咬合法:在患者吞咽的同时作咬合,即可使下颌回到生理后位。③后牙咬合法:抬托戴人口内,嘱患者有意识地咬双侧磨牙区,此时,颞肌、咬肌、翼内肌同时收缩,可牵引下颌向后上方移动到生理后位。
<3>肌监控仪法。
[全口义齿人工牙选择与排列]
1.选牙
(1)人工牙种类的选择
解剖式、半解剖式牙。
(2)选前牙
按制作材料可选用塑料牙或瓷牙;按牙合面形态可选用解剖式
<1>大小 参照口角线、笑线、颌弓大小、颌间距离、患者脸型来选择。
<2>形态 依据患者脸型、颌弓外形等确定。
<3>颜色 根据患者肤色、年龄、主观要求等确定。
<4>透明度 年轻患者,可用透明度较高的人工牙,老年人则相反。
(3)选后牙
<1>近远中径总长度 约等于尖牙远中面到基托后缘之前5mm的距离。
<2>颊舌径的宽度 根据牙槽骨条件,一般后牙颊舌径的宽度略小于牙槽骨的宽度
<3>牙尖斜度 支持条件好者可选用斜度较大的人工牙,反之则用斜度较小的。
<4>颜色 应与前牙协调。
2.人工牙排列原则
(1)美观原则
<1>人工牙列弧度与颌弓一致。
<2>上前牙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①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以8-lOmm为宜。②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老年人可与乳突后缘平齐。③上尖牙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1mm.④上前牙切缘露出上唇下2mm,年老者露出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