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P5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P120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P111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P76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P174
16.《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P2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P117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P249
2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P161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P3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P150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P165
32.《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P27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P51-52
36.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发展的高低。(√)P176
37.学科课程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P174
38.卢梭是持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9.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P122
40.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与社会一般的活动和交往是完全相同的。(×)P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