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
(意义、内容、方法)
1 研究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的意义至少可归纳为三方面:
(1) 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2)丰富人居环境科学内容,推动学科建设;
(3)带动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朝着新的方向、领域拓展,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促成新的研究生长点。
1·1 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城市的首要属性是“人居环境”,正是由于这种概念的日益淡漠,片面追求城市建设的经济目标,导致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非人化”病症,带来其发展前景的危机,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年中这种现象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终于使人们对城市的生存都提出了疑问。
在尊重城市其它职能的前提下,重新树立并强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意识,是纠正解决诸多现实问题,进而实现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一。
中国传统城市是世界城市当中的一个独特体系。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为政治和军事的统治工具,但无论如何,它首先是人们的聚居之地,然后才能成为其它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显著不同;民族众多,各地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悠久,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发达早、程度高;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思想文化、观念意识成熟而独特——所有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城市在“人居环境”建设上积淀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体现着东方特有的智慧、才能和价值观念,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的难题面前,愈发显示出可贵的价值。对它的挖掘整理,继承发扬,将极大地帮助今天的我们实现目标。
1·2 丰富完善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容,推动学科的建设
从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后,全球范围内的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寻求解决办法的努力随之就没有停止过。从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开始,人们实验过各种理论,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本世纪50~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c.a.doxiadias)在批评总结现行的建设方式和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人类聚居学”(ekistics),以求全面、综合、系统地研究解决人类在聚居状态下的各种问题,使这种努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76年的人居大会(habitat)首次提出全球范围的“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概念,对其前景发出警告,谋求可持续发展遂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议题。
在老一辈学者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我国的城市和建筑学界,一方面以世界为己任,一方面针对中国的现实,着眼于人类生存与居住环境的持久发展,融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立足广义建筑学,正致力于“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的创建。人居环境科学方兴未艾。
吴良镛先生指出,所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是象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1].
可见,人居环境科学的建设意义重大,它的建构是一项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内容和建设实践的研究整理,无疑是此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3 带动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朝着新的方向、领域拓展,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促成新的研究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