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基本途径是( )。
A.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
2.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并在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3.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论知识
D.实践知识
4.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人。
A.有个性的
B.有特长的
C.片面发展的
D.全面发展的
5.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的课程是( )。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基础课程
6.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条件
B.结果
C.任务
D.途径
7.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内。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9.“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 )的教育主张。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10.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11.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对人们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个人本位论
13.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构思与表述
B.分析与表述
C.构思与设计
D.组织与实施
14.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15.早在公元前6世纪,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一过程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16.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可能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1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的昆体良著的(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爱弥儿》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
18.通过( )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A.思想品德课
B.各科教学
C.校会和班会
D.少先队活动
1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0.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