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0年建筑师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

www.zige365.com 2009-12-3 12:04:42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一、土地要素的边际贡献率偏低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二三产业劳动的边际贡献率为0.56,资本的边际贡献率为0.51,而土地的边际贡献率仅为0.02.这就意味着在构成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要素中,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力,能带来产出增加0.56;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能带来产出增加0.51;每增加一单位的土地,仅能带来产出增加0.02,这说明我国的土地资源是粗放利用的。
  二、城市土地扩张快于城镇人口增长
  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是衡量城市用地集约程度的重要指标。从1995~2004年来看,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平均为1.78,明显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合理限度1.2.期间,2002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最高达到2.89,这说明中国的城市土地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
  三、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建设部2005年重新颁发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用地标准的最大区间为60~120(m2/人)。但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用地总量在迅猛扩张的同时,人均建设用地也明显“超标”。从表7可见,2004年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133.68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划用地标准达30%.从典型城市来看,北京、烟台、南京、广州、黄山等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又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1992年世界著名的十大城市建成区人均占地面积大多数少于我国。开罗31平米、巴黎(中心区)49平米、汉城55平米、东京76平米、雅加达80平米、莫斯科112平米、纽约113平米、新德里152平米、墨西哥城182平米、伦敦229平米。可见,我国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并不符合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四、城市立体化程度低,综合容积率不高
  城市综合容积率也是衡量土地集约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城市土地处于集约化状态时,城市住宅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容积率就较高,反之,就较低。
  相比而言,我国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和中小城市用地的潜力相当可观。2005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50.58%,明显小于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住房容积率就更为明显。2005年我国住宅容积率为33%,与韩国的100%以上相差甚远。全国各大城市的住宅容积率也偏低。
  五、城市土地投入产出率偏低
  土地投入产出率是衡量土地集约化程度的主要指标。1997~2004年,市辖区人均GDP年均增长9.67%,地均GDP年均增长7.69%,人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84%,地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8%;人均投入年均增长14.62%,地均投资增长12.55%;说明,尽管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进一步分析,作为工业化的重要依托基地,我国开发区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有待提高。从国际上来看,先进开发区的投入强度达到60万~100万美元。如法国工业开发区平均每亩60万美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0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密度。国土资源部参照国际标准,提出了我国先进开发区的土地投入产出标准。如从产出强度来看,要达到每亩400万人民币等等。
  2003年3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标显示,土地产出率最高的广州开发区每亩财政收入达到19.02万元,每亩GDP达到94.01万元,土地产出率最低的贵阳开发区每亩财政收入达到1.95万元,每亩GDP达到9.66万元。对照国家标准可以发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普遍达不到先进标准。
  土地非集约化利用的四大制度性原因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之所以粗放式使用,其根源在于四大制度性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制度不合理、以价格为信号的市场交易机制的失灵、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缺陷、土地供求调控制度上的缺失,都成为影响土地利用主体在利用过程中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
  一、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制度不合理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