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1.生物学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种是最小单位。
2.结核菌可利用甘油为碳源,梭状芽胞菌可以氨基酸为碳源,流感嗜血杆菌要Ⅴ,Ⅹ因子才能生长。
3.致病性岛:由基因编码决定的一团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组。
4.细菌诊断流程有:双岐索引法,表解法,数字编码鉴定法。
5.超净工作台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
6.O/129抑菌试验对弧菌有用而对气单胞菌无用。
7.杆菌肽用于A(敏感)与非A群链球菌的鉴定。
8.奥普托欣试验:肺炎链球菌敏感。
9.杂交分:斑点,菌落原位,Southern(DNA)印迹,Northern(RNA,DNA)印迹。
10.L型细菌(形态多样,染色不定,可过滤,渗透压敏感,生化减弱等)培养应高渗(20%蔗糖),染色多为G染阴性,形态不一(巨球形是特征),固定要用10g/L鞣酸不能用火焰。
11.一般菌落有:油煎蛋样(L),颗粒型(G),丝状菌落(F),鉴定要点:染色易变多形性,生长在增菌液中微浑,颗粒样沉淀或沿试管壁生长,返祖现象。
1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是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13.肽聚糖的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无交联桥)。磷壁酸为G+特有,分壁和膜两种。外膜层由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组成。细胞质内有核蛋白体(蛋白合成地),核质(主要遗传物质)质粒,胞质颗粒,是细菌蛋白质和酶类合成的重要场所。鞭毛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性丝状物。性菌毛仅有1~10根,毒力和耐药质粒都能通过它转移,有致病性。
14.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菌干重的10%,DNA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中。
15.G+菌等电点pI=2~3,G-菌等电点pI=4~5。
16.细菌营养转运的方式有:离子,透性酶,磷酸酶。营养摄取的机制:被动扩散,主动吸收,基团转位。
17.嗜冷菌最适温为10~20℃,嗜温菌为20~40℃,嗜热菌为50~60℃。
18.细菌代谢所需能量主要以生物氧化作用而来。
19.G-菌的菌体脂多糖能引起发热故称热原质。土中的厌氧芽胞杆菌是创伤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
20.饮用水中1ml菌落总数不超过100个,1000ml水中大肠杆菌群不超过3个。
21.有芽胞破伤风菌需沸水煮3h才杀死。水中加入2%碳酸钠能将沸点提到105℃又能防止金属生锈。
22.紫外线波长265~266nm时杀菌力最强。无芽胞菌一般的致死为1800~6500微瓦/cm,杀死芽胞要十倍。
23.滤菌器用于除菌的孔径是0.22µm,另外以石棉板为滤板的金属滤器称Seitz滤器(蔡氏滤器)按滤孔大小分K:最大,澄清用,EK-S最小,可阻止大病毒通过EK:居中,除去一般细菌。玻璃滤菌器分G1~G6,G5,G6两型能阻止细菌通过。
24.高压灭菌指示物: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053),紫外线杀菌指示物: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
25.细菌遗传物质主要在于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中。
26.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有:调控部位,调节蛋白,效应分子。
27.质粒:不依赖染色体而复制,不相容性,转移性,指令性。主要有耐药质粒,Col质粒(编码肠毒素)Vi质粒(编码细菌与致病性有关的蛋白)。
28.转位因子为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可在DNA中移动,主要有三类:插入顺序(最小的转位因子),转座子,转座噬菌体。
29.病毒突变株分:空斑和宿主依赖性。遗传型变异机制有突变,基因转移,重组。突变:突变率由复制的准确度,DNA发生损伤的机会,及对损伤DNA修复程度来决定。一般在106~109。
30.碱基的置换:嘌呤换嘌呤,嘧啶换嘧啶为转换,嘌呤换嘧啶为颠换。
31.转化:受体菌直接撮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使受体菌的性状发生变异。一般有链,嗜血,芽胞菌有此功能。
32.G+菌的感受态是由感受态因子(CF)的胞外信号诱导的。
33.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爱体菌内而致受体菌基因改变,分普遍和局限。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