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关于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格预审是在开标时对投标人进行的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的资格审查
B.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
C.资格后审有助于增强投标的竞争性因而优于资格预审
D.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不仅在时间上相同,内容与标准也是有差异的。
【答案】B
【思路】资格审查可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投标人进行的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的资格审查,而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除招标文件另有规定外,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因为资格预审和后审的内容与标准是相同的。
【拓展】资格预审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格审查和专业资格审查两部分。基本资格审查是指对申请人的合法地位和信誉等进行的审查,专业资格审查是对已经具备基本资格的申请人履行拟定招标采购项目能力的审查。资格预审和后审的内容是相同的,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5.下列内容中,属于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内容的是( )。
A.评标标准和方法
B.合同的主要条款
C.工期要求和质量标准
D.投标文件格式
【答案】C
【思路】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投标人须知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招标范围,资格审查条件,工程资金来源或者落实情况,标段划分,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现场踏勘和答疑安排,投标文件编制、提交、修改、撤回的要求,投标报价要求,投标有效期,开标的时间和地点,评标的方法和标准等。
【拓展】此题极易出错,这与题目本身不严谨也有相应关系,此处教材中的阐述容易引起模糊理解,在招标文件内容中,教材中两次提到评标的方法和标准,一次是在投标人须知中,一次是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项单独内容,这是教材编写中不够严谨造成的。但考虑到单选题应选择的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因此答案C更加符合要求。
6. 招标文件应明确投标准备时间,该时间是指( )。
A.从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邀请开始至投标截止时间的期限
B.从发放招标文件之日起至发出中标通知书为止的时间期限
C.从开始发放招标文件之日起至投标截止时间的期限
D.招标文件载明的投标有效期的时间期限
【答案】C
【思路】在招标文件中,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时间,即明确投标准备时间,也就是从开始发放招标文件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至之日止的期限。
【拓展】应注意投标准备时间与投标有效期的区别。实际上投标有效期是从投标准备时间结束时开始的。在招标文件中应遵循的规定中,除投标准备时间和投标有效期外,还包括履约担保等,关于履约担保的比率和形式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7. 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合体参加资格预审并通过的,其组成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在开标之日前征得招标人的同意
B.联合体各方必须指定牵头人,牵头人不得再以自己的名义单独投标
C.联合体中的牵头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交投标保证金
D.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其成员也可以参加其他联合体在另一项目中的投标
E.联合体中标后,由联合体各方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