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0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指导: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www.zige365.com 2010-5-7 17:58:06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异常:A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考试,大收集整理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内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内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精华:DIC的分型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精华:心力衰竭的微循环
1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精华:心脏再灌注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