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全国自考_美学试题
|
|
|
|
|
|
A.本体 B.存在 C.本质 D.描述 20.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 ) A.形式 B.意象 C.语言 D.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美感中的理解是指( ) A.抽象的逻辑思维 B.理化为情 C.情融于理 D.单纯的形象思维 E.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22.在荣格看来,人的心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即( ) A.前意识 B.显意识 C.意识 D.个体无意识 E.集体无意识 23.丑的美学意义在于( ) A.以丑衬美 B.化丑为美 C.丑刺激了世界的发展 D.丑是美的源泉 E.审丑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 24.下列关于艺术鉴赏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所有的接受者如果完成接受,都必须经历三阶段 B.在接受过程的三阶段中,每一阶段都能获得审美愉悦 C.接受中想象力的发挥,主要在第二阶段 D.接受中由于灵感的闪现,使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E.接受中意象的重建主要在于第二阶段 25.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E.知识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命运悲剧 27.贺拉斯的美育观 28.表现说 29.美的问题的性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中国资格考试网收集整理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