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基础试题_2006年10月全国自考
|
|
|
|
|
|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______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 A.梁启超 B.鲁迅 C.蔡元培 D.王国维 2.心理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是美育理论研究的( ) A.基础 B.科学依据 C.具体运用 D.归宿 3.德国美学家康德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方面,即( ) A.真、善、美 B.感性、理性、知性 C.知、情、意 D.理、事、情 4.青色、蓝色被人们称为( ) A.冷色 B.静色 C.哀色 D.暖色 5.美育的显著特点是(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自由性 D.寓教于乐 6.追求善体现在人的( ) A.宗教活动中 B.道德活动中 C.生产活动中 D.审美活动中 7.寓教于乐的著名论点是______中提出来的。( ) A.席勒在《美育书简》 B.奥古斯丁在《忏悔录》 C.亚里士多德在《诗学》 D.贺拉斯在《诗艺》 8.美育学产生于( ) A.古代 B.中世纪 C.现代 D.近代 9.正因为审美愉悦有其生理基础,才使之具有了( ) A.差异性 B.共同性 C.相对性 D.可感性 10.文明与自由之间( ) A.呈正比例关系 B.呈反比例关系 C.互不相关 D.相互敌对 11.在家庭美育的实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家庭的经济条件 B.父母的文化修养 C.儿童的智力水平 D.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12.______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 A.黑格尔 B.席勒 C.马克思 D.歌德 13.美育的媒介是指( ) A.传播艺术品的媒体 B.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C.联系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中介 D.美育的设施和机构 14._____是以形状来表达某种象征意义的艺术。( ) A.雕塑 B.绘画 C.时装表演 D.建筑 15.通感是指人的感觉的( ) A.分离现象 B.整合现象 C.挪移现象 D.变异现象 16.技术功能美的核心是( ) A.物我合一 B.物我两忘 C.物为我用 D.我为物用 17.“环肥燕瘦”说明了审美观的( ) A.时代性 B.民族性 C.个体性 D.社会性 18.______最突出地体现了审美直觉感受力的创造性。( ) A.审美知觉力 B.审美想像力 C.审美领悟力 D.审美态度 19.只是到了______,少儿才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美感。( ) A.学龄期 B.学龄晚期 C.学前晚期 D.少年期 20.学校美育的形成以_______为主。( ) A.课堂教学的美育 B.课外活动的美育 C.校园美化 D.教师审美素养 21.教师形象美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 ) A.人格美 B.语言美 C.生活审美化 D.服饰美 22.提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的是( )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中国资格考试网收集整理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