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2006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
|
|
|
|
|
|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概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 ) A.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 C.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 D.公共关系的公众性 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 A.组织 B.传媒 C.个人 D.公众 3.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 ) 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 B.社会心理学角度 C.市场营销学角度 D.交际学角度 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 ) A.美国 B.英国 C.葡萄牙 D.法国 5.中国公共关系正式步入职业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在企业中设立公共关系部 B.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成立 C.举行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 D.设立公共关系专业 6.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 ) A.由“理性”转向“人性” B.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7.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 ) A.辅助决策 B.传播推广 C.提供服务 D.协调沟通 8.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 ) A.组织 B.领导 C.部门 D.社会公众 9.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 ) 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 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 D.公关能力教育 10.把公众区分为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的标准是( ) A.关系的重要程度 B.关系的稳定程度 C.组织结构 D.价值取向 11.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 ) A.内部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 12.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作用 D.晕轮效应 13.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 ) A.态度的社会性 B.态度的针对性 C.态度的协调性 D.态度的两极性 14.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 ) A.“一窝蜂” B.流言 C.时髦 D.时狂 15.属于公共关系管理主体因素系列的是( ) A.产品的定位 B.舆论状态 C.传播制品 D.网络媒介 16.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个具体环节是( ) A.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B.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D.组织形象评估 17.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 ) A.组织改变公关行为 B.媒介改变行为 C.公众改变行为 D.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 18.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 A.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策划——公关检测 B.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C.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D.公关策划——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实施 19.在公关传播媒介中,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 ) A.广播 B.电视 C.因特网 D.报纸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中国资格考试网收集整理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