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主治医师考试>复习指导>正文
201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心电(ECG)监护的临床意义

www.zige365.com 2009-10-27 14:34:26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⑴ 心电图的形成

  心脏每时每刻按着一定的速率和节律跳动,心脏每次跳动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电激动始于窦房结,并沿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产生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并被记录下来形成心电图。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心脏各部分的许多心肌细胞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的综合表现,不是由于心脏的机械收缩所产生。

  ⑵ 心电导联的概念

  为了记录心电,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

  ⑶ 常用导联的种类

  标准肢体导联:Ⅰ导联:两个测量电极分别置于左臂和右臂;

  Ⅱ导联:两个测量电极分别置于右臂和左腿;

  Ⅲ导联:两个测量电极分别置于左臂和左腿;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

  单极导联(胸导联): V1、V2、V3、V4、V5、V6

  ⑷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P波,最早出现,幅度最小,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反映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的时间间隔,正常为0.12~0.20秒。

  QRS波群,是心电图中幅度最大的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正常为0.06~0.16秒。

  S-T段,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

  T波,QRS波群后向上或向下的一个圆钝波,为心室复极波。

  Q-T间期,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是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

  正常人ST段光滑,凹面向上,轻度上抬或下移0.5~1mm,V1~V3导联可上抬2~3mm.引起ST段偏移的原因为:心肌缺血、心室肥厚及劳损、药物及生理因素所致。

  ST段抬高常见于:

  ⒈斜坡型上抬:见于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变异型心绞痛等;

  ⒉凹面型向上抬:见于急性心包炎、少数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等;

  ⒊弓背型抬高: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变异性心绞痛等;

  ST段压低的原因:

  ⒈生理性连接点型ST段下降

  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⒊记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继发性ST段改变:见于心室肥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⒋洋地黄中毒;

  ⑸ 心电(ECG)监测的临床意义

  心电监测分为心律(节律)监测和心率(速率)监测。所谓心律,是指心跳的规律性,即每一次心跳与下一次心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所谓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律和心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速率监测: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1)缺氧 2)发热 3)血压早期下降 4)失血 5)疼痛 6)药物 7)异位节律等;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1)极度缺氧 2)心肌缺血 3)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4)危重情况 5)室颤 →停搏死亡

  6)传导阻滞 7)电解质高钾情况下

  ⑹ 心率和脉率的关系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率为每分钟心脏有效搏动产生脉搏的次数。正常情况下心

  率等于脉率,在心脏功能不好或心律紊乱的情况下(如房颤病人),脉率可小于心率。

  ⑺ 心率的正常值:

  成人 60~100次/分

  2~3岁小儿 100~120次/分

  1岁以下小儿 110~130次/分

  新生儿 120~140次/分

  ⑻ 影响心电信号的因素:

  外科电设备干扰;

  对干扰波形没有进行过滤;

  没有外接地线;

  心电电极片没有安置好;

  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

  安置电极片部位皮肤未清洁或皮屑、毛发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0初级药师考试考前辅导_心肌需氧量其影响因素_心率
2010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考前辅导_16种辅料的用途
2010护理学专业考试试题_主管护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内
2010护理学专业考试试题_主管护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内
1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急性渗出性心包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