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叩肺下界移动度(6分)。
① 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1分)
②然后告之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2分)。
③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2分)。
④ 患者屏气不宜过长。(1分)。(3)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1分)
②右下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1分)
③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
试题编号10:胸部(肺)听诊(方法、内容顺序)(18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8分);
①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正确。(1分)
② 听诊顺序正确。(7分)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的(2分)、分别检查前胸部(1分)、侧胸部(1分)、背部(1分),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2分)。
(2)考生口述在正常人身上能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能讲出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2分),能指出相应听诊部位(2分)
(3)考生口述在有肺部疾患人体身上可能听到哪些常见的附加音(4分)
湿罗音(1分)、干罗音(1分)、哮鸣音(1分)、管状呼吸音(1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1分)
②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1分)
③大片状肺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1分)
试题编号11:心脏视诊(方法、内容——以口述为主,并能指出其相应部位)(18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4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卧位)正确暴露胸部。(2分)
②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2分)
(2)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4分);
①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1分)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1分)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1分)
(3)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6分)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3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3分)
(4)考生口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3分)
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1分)
②剑突下搏动。(1分)
③心底部异常搏动。(1分)(5)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②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
③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
试题编号12:心脏触诊(内容、方法、顺序)(18分)
(1)触诊手法正确(3分); 被检查者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先用右手掌自心尖部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
(2)触诊顺序正确(3分);从心尖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
(3)在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并能表达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所在体表位置(6分);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外。(3分)
(4)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4分);
①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