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女性,25岁。发热、咳嗽、流涕2周后热退,但又出现胸闷心悸,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偶闻早搏,心电图:低电压,T波低平,应首先考虑
A.急性心包炎 B.病毒性心肌炎 C.扩张型心肌病
D.风湿性心肌炎 E.风湿性心脏病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史、症状、体征。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病毒 B.结核 C.立克次体 D.细菌 E.真菌
12.★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能的主要病因是: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能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在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
13.★缩窄性心包炎可能的主要病因是: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能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在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
(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 B.血压升高,左心室肥厚
C.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D.内膜心肌纤维化,心室舒张功能受损
E.局部心缘突出,有反常搏动
14.★扩张型心肌病: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突出特点。
15.★肥厚型心肌病: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突出特点。
造血系统(内)
1.★贫血伴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急性失血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不良性贫血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血管外溶血时常伴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升高,以游离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少于总胆红素的15%。临床以贫血、黄疸、肝脾大为主要特征。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
2.★★★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C.碳酸锂
D.硝酸士的宁 E.雄激素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再障的治疗。
3.★★★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的分类下列哪项正确
A.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两大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红细胞破坏过多两大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
D.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三大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失血、溶血三大类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按病因和发病的机制,贫血可分为三类: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分化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③失血,包括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4.★★★某孕妇,26岁。妊娠7个月,贫血,头昏,无力,纳差,Hb45g/L,RBC 2.5×1012 /L,血常规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稀释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维生素B12 缺乏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妇女月经、妊娠、哺乳期,铁的消耗增多,需铁量增加,易发生摄入不足而致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亦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5.★较少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是
A.月经过多 B.妊娠 C.胃切除术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萎缩性胃炎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如婴儿生长发育期、妇女月经、妊娠、哺乳期等;2.铁的吸收障碍: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可致胃酸缺乏、胃-空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等;3.慢性失血:常由月经过多、钩虫病、 长期肛痔出血和溃疡病反复出血等引起,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原因。
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检查
D.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E.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依据:极严重贫血,尤其伴出血和感染,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而脾不肿大,应考虑再障可能。确诊须依靠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显示至少有一部分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
7.★贫血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A.去除或纠正病因 B.使用抗贫血药物 C.刺激骨髓造血
D.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补充造血原料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贫血的治疗原则:①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病,是贫血的根本性治疗;②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包括补充造血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和手术治疗等;③支持疗法,输血是缓解贫血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急性失血所致贫血和慢性贫血。
8.★★★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最能说明体内贮备铁缺乏的指标是
A.小细胞低色素 B.血清铁降低 C.血清铁蛋白降低
D.总铁结合力升高 E.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减少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血清铁蛋白是体内贮备铁的指标,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
9.★★★目前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B
A.碳酸锂注射 B.造血干细胞移植 C.输血 D.中医补肾疗法 E.雄激素
题解:造血干细胞移植通常为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适用于重型再障。
10.★★★贫血起病缓慢,血红蛋白虽低下,但仍无明显症状,其原因主要是
A.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产生及浓度增高
B.体内循环血量无改变 C.骨髓代偿性增生
D.心血管的代偿功能 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慢性贫血患者往往比急性贫血患者对血红蛋白降低的耐受能力强,其主要原因是慢性贫血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产生及浓度增高,使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强。
11.★★★缺铁性贫血Plummer-Vinson综合征,其特点为
A.异食癖 B.与贫血有关的吞咽困难 C.舌乳头萎缩
D.慢性萎缩性胃炎 E.胃酸缺乏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缺铁性贫血可造成黏膜损害,表现为口炎、舌炎、浅表或萎缩性胃炎和胃酸缺乏;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的表现,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及脱落;指甲脆薄易裂,重者可变平或凹陷(反甲);严重病例可发生吞咽困难,称为Plummer-Vinson综合征。
12.★★★缺铁性贫血采用铁剂治疗,观察疗效最早的指标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血清铁恢复正常 C.面色红润
D.网织红细胞增 E.MCV恢复正常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即开始上升,7~12天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1~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血象完全恢复约需2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药一段时间,补足体内铁贮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是观察疗效最早的指标。
(13~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叶酸缺乏可导致: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红细胞生成减少是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包括:①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②分化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球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海洋性贫血);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
14.★★★造血干细胞异常可导致: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红细胞生成减少是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包括:①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②分化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 缺乏和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球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海洋性贫血);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
1.★★★女,16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60×109 /L,WBC10×109 /L,Hb100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A.过敏性紫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血友病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过敏性紫癜的特点:紫癜以双下肢及臀部多见,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常可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荨麻疹,可有轻微痒感。可伴有关节痛、腹痛、腰痛、血尿、黑便等。患者临床症状与上述表现符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过敏性紫癜。
2.★区别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
A.病程长短 B.血白细胞增加程度 C.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D.血片中原始细胞比例 E.骨髓幼稚细胞的成熟程度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自然病程一般少于6个月,骨髓中原始细胞一般在30%以上;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自然病程在1年以上,骨髓原始细胞一般在2%以内,比较成熟的白细胞占大多数。区别急性与慢性白血病主要依据是骨髓幼稚细胞的成熟程度。
3.★★★女,16岁。发热、皮肤紫癜5天,伴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查体:四肢及臂部皮肤呈对称分布红色斑丘疹,血压110/70mmHg,尿红细胞(++),蛋白(++),可见管型,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首先考虑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紫癜 C.风湿热 D.血友病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患者有皮肤紫癜、腹痛、便血、关节肿痛,实验室检查显示有肾脏损害,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正常,首先考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血管炎症反应除见于皮肤、黏膜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外,还可累及肠道、肾及关节腔等部位小血管,出现相应器官的临床症状。
4.★★★慢粒患者,采用马利兰加别嘌呤醇治疗,用后者药物的目的是
A.增加马利兰的疗效 B.缩小脾脏 C.减低马利兰的副作用
D.延长病人生存期 E.降低血液中尿酸浓度,防止高尿酸血症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白血病活动时,特别是经化疗后,嘌呤分解代谢产物尿酸增加,可引起尿酸性肾病。别嘌呤醇是体内次黄呤醇的异构体,可抑制次黄呤醇氧化酶。使尿酸合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