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模拟试题>正文
2008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二)

www.zige365.com 2008-1-9 12:17:57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三、单选题

  1、C 2、D 3、E 4、D 5、B 6、D 7、C 8、D 9、C 10、C

  11、C 12、D 13、C 14、D 15、C 16、C

  四、双选题

  1、DE 2、CE 3、BC 4、BD

  五、多选题

  1、ABCDE 2、ABCE 3、ACD 4、ABDE

  六、简述

  1、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部分?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2、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其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3、写出十二经脉逐经相传的传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传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注到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系统。

  4、十二经脉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在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下肢内侧位足三阴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为手足前、中、后3个区域,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为: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奇经八脉有何生理特点及功用?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不同,其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属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其作用特点: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溢和渗灌的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犹如江、河之水。

  七、论述

  1、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及主要作用是什么?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顶部(出),在头顶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例如:足太阳、足少阴肾经别从帼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顶,合于足太阳膀胱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关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故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2、标本根结,气街理论对针灸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十二经脉中的标本、根结、气街的理论,在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关系,指出四肢末端的一些腧穴与头、胸、腹、背俞穴的关系,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指树梢,在上肢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指树根,在下部与人体的四肢下端相应,“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标幽赋》指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称“四根三结”,由此可见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但“标本”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更强调了经气两极间的关系。“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指出:“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说明了头、胸、腹、胫是经气聚集循行的部位。但“四街”的位置即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又是标本根结中“标”与“结”的所在部位。

  由以上可见,标本根结和气街的理论补充了经气运行情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头身与四肢的密切关系,为针灸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头身穴位治疗四肢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治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正是依靠复杂的经络系统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进行。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组织器官,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全身,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由表及里,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由于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阐明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能通达内外的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可推测疾病的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鉴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以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在两侧多与少阳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症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辩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三、指导针灸治疗。临床上可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脏腑、经络与皮部关系密切,故当脏腑有疾时可用皮部穴位贴敷或皮肤针治疗。经筋疾患,多因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输,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治疗。

本新闻共8页,当前在第8页  1  2  3  4  5  6  7  8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08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