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腰骶部发育异常症

www.zige365.com 2010-9-25 13:13:2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概述】

  腰骶部常见的骨发育异常症有腰椎骶椎化、骶椎腰椎化,后关节不对称,骶椎隐性脊柱裂和游离棘突等。这些骨发育的异常,虽然不是腰痛的必然因素,但它是产生下腰部疼痛的一种潜在病因。推拿疗法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骨发育的异常,可是能通过手法的作用增强局部肌肉张力,加强腰骶段的稳定性能,还能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提高局部组织代谢,从而间接地缓解其腰骰部的疼痛症状。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是脊椎之间先天性相互移行中最常见的脊柱发育异常,又称移行椎。

  其发生率达10%左右。这些畸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脊椎裂、椎弓发育不全等其他畸形合并存在。

  这种畸形常见腰能部疼痛的原因是;①过长的横突与骰骨翼的摩擦,形成滑囊炎;②过长的横突与骼骨形成假关节,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③过长的横突与骼骨、骰骨之间空隙减少,对局部的韧带、筋膜等软组织产生刺激或疼痛。

  移行椎产生的腰痛症状与骨关节炎相似。单侧腰椎骰化比双侧腰椎骰化所造成的腰痛更为剧烈,因一侧的固定,另一侧的活动度增加,则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造成另一侧的疼痛加剧。下腰部疼痛一般在劳动后或运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由于腰椎骰椎化可使脊椎运动失去动态平衡,同时又加重了腰4,5椎间盘的负担,易产生腰4,5椎间盘组织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骶椎腰椎化可使骰棘肌、诸椎间韧带的张力减低,脊椎稳定性能减弱,引起慢性的腰骰部疼痛。

  隐性脊柱裂

  脊柱后弓的两侧未能融合连结而造成的缺损称为脊柱裂,也称椎弓裂或椎板裂。

  脊柱裂是由于胚胎期软骨化中心或骨化中心缺乏,所产生的两侧椎弓在后部不相愈合的一种脊柱畸形。本病常伴有脊髓发育异常。临床上根据椎管内容物有无突出,分为隐脊柱裂和真性脊柱裂两种。

  真性脊柱裂属神经外科疾病非手术不可,所以本篇仅介绍隐性脊柱裂。

  本病好发于腰5~骰2,骶骨后部可全部裂开,也可以为一窄缝,整齐或不整齐;在此种畸形中,椎极变形,棘突短小或游离或缺如。因棘突、椎板是肌肉,韧带重要附着点,当患此病后,部分肌肉,韧带附着力量减弱,从而使腰骰段脊柱的稳定性能减弱,造成下腰部慢性疼痛。

  根据X线摄片临床上将腰骰椎隐性裂分为三度,见图170,a正常、bⅠ°、cⅡ°、dⅢ°。

  Ⅰ°:棘突发育不全,两侧椎板间仅有一窄缝。

  Ⅱ°:棘突缺如,两侧椎板明显分开。

  Ⅲ°:棘突与大部分椎板缺如,其裂隙距离超过椎管宽度的1/2,同时常伴有游离棘突。

  隐性脊柱裂覆盖有纤维组织,在无脊髓膜或脊髓膨出者,一般无腰痛症状,但是由于局部无肌肉和韧带的附着,腰能部的稳定性能减弱,易产生慢性劳损性腰痛;若伴有游离棘突者,常在弯腰时,因棘突刺激硬膜囊可造成一过性硬脊膜痛。在病变的局部皮肤,常可见稀疏的短毛或浓厚丛生的长毛,或伴有皮肤色素沉着及压痛。

  【治疗】

  以上两种疾病都属于先天性腰能部的发育异常。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当然也就无需治疗。对有慢性下腰痛的患者,可选用推拿治疗,通过推拿治疗能增强肌肉的张力,促进腰骶部的稳定性,从而缓解其下腰痛症状。

  1.常用穴位及部位腰阳关、肾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阿是、承山、阳陵、绝骨等穴,及督脉、骶棘肌。

  2.常用手法滚法、掌根按揉法、指揉法、擦法等。

  3.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一侧,先在腰骶段两侧骰棘肌施以滚法或掌根按揉法。

  手法刺激量不要太大,但可配以上膀胱经诸穴的指揉,并使之交替使用,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再指揉腰阳关穴及阿是穴。同时加以擦法,以上下纵向擦督脉、膀胱经,以热为度。不作任何被动运动,此法能活血壮腰,增强骶棘肌张力,是治疗本病的主法。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推拿治疗阔筋膜紧张症(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推拿治疗跗管综合征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推拿治疗冠心病
201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伤寒论模拟试题(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