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与经络学说几乎是完全依靠整体观察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联系而建立起来的。这种通过观察分析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及经络感传路线来研究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尽管有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无疑与西医通过现代解剖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四时气候变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不但对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有影响,而且对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如《周礼》记载:“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嗽上气疾。”说明此时已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十问》说:“食气(呼吸)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说明人要“法于四时”以养生。自然界气候变化剧烈,或非其时而有其气,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则成为致病因素,于是产生了六气(淫)致病说。人们还认识到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有时可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于是便产生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及人与社会相统一的观点。这种对人体本身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认识,则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建立,加深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宏观认识,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了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及病理变化规律,因而被奉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