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所谓“气充形,形寓气”,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此气由精化生,是比精更为细微的且具有很强活动力的涵有巨大能量的物质,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运行分布全身。气的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激发和调节着脏腑的功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虽源于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思维方法对人体各种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之气、体内散发的“热气”、体内上下流动之气的观察,体悟,抽象和纯化,但与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密切相关。
其一,中医学关于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的认识,与古代哲学关于气是运动不息的,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等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等的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产生了“人气”能激发和调控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理论。这可以说是古代哲学中的“有形生于无形,有形化为无形”的气化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人体之气,既是这一气化过程的推动力和调控力,又是这一气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精化气,为有形化为无形;气生精,为无形化为有形。但中医学所说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化,比古代哲学更为具体,更为细致,更符合自然科学的认识。如气生精,一般不说气凝聚一起则变为精,而是说气的运动促进精的化生,即消耗了能量而获得了营养物质的产生。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推动了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产生了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而维系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气是人体生命维系的根本。
其二,中医学的“气本一气”,人身诸气皆一身之气之划分的认识,无疑受了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元气一元论”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学说:一是将古代哲学的“元气一元论”完全“复制”到中医学中,认为人体内的元气是人体自身的生成之原,是各脏腑组织器官以及精血津液的化生本原,此即所谓“气本一元说”。二是将“元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人体内的各种气也有共同的化生之源,即一身之气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之清气相结合而形成;人体内的各种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此即所谓的“气本一气说”。前一种学说,显然混淆了中医学的元气与古代哲学的元气的概念,故不应被中医学所接受。后一种学说,较明确地划清了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元气的概念,又合乎《内经》与《难经》之旨,故应提倡。
其三,古代哲学中的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之气升降交感,阴阳上下合和而生养万物的观点,对中医学气学理论中关于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的理论的产生,起了积极的影响。
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又名“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起的作用,可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滋养、宁静、抑制、肃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阳二气的运动和功能有序谐和,平衡稳定,人体则健康无病。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人气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认识,可能来源于古人在“导引”、“气功”锻炼中对自身之气上下运行的体悟,但无疑也与古代哲学的气学思想的渗透有关。古代医家运用类比思维,将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认为人体内的气,与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相同,也在人体内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即阳降阴升,交感合和,协调有序。人气的运动规律也类同天地之气,在下之气升,在上之气降,即阴升阳降,以协调共济,畅达有序。如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天气下降;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地气上升。如此则维持了心肾水火协调共济,肺肝二气运行有度。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斡旋诸气于人体之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人体之气的运行协调有序,称为“气机调畅”,标志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