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肝位中焦与下焦之辩

www.zige365.com 2010-2-22 15:29:14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总之,饮食物的消化、气血的化生、气机的调节,皆是肝胆与脾胃共同作用于的结果。此即肝属中焦在生理上的体现。

  3.病理变化,肝病反映中焦。由于肝居中焦,在生理上与饮食水谷的受纳、腐熟有关,因此肝脏病变多与脾胃有关,且多反映于中焦部位。肝脏功能失常,局部气机不利,则见胁下胀满不适。故《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灵枢。本脏》亦云:“肝偏倾,则胁下痛也。”肝失疏泄,不仅导致局部气滞不畅,而且会影响中焦脾胃的功能,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肝气乘脾或肝气犯胃之证。肝失疏泄,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可见胁胀口苦,纳呆不饥,甚至黄疸等症。如《灵枢。本藏》所说:“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中指出:“肝之于胆,合而为一,胆即居肝之内,肝动则胆亦动,胆动则肝即随。”反之,脾胃有病,亦常常累及肝胆。如脾胃湿热,蕴蒸肝胆,则见胁胀口苦,或目睛黄染。另外,肝藏血功能失常,亦会影响脾主统血功能,而导致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要之,肝脏病变,常常累及脾胃,导致气机失常,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或血液运行,出现中焦功能失常的种种病证。

  4.临床诊法,肝病属于中焦。临床上在各种诊病方法中,亦多将肝脏归入中焦。如中医寸口脉诊,寸、关、尺三部分主上、中、下三焦相应脏腑病变。尽管对于脏腑在具体分属部位上,《内经》、《难经》、《脉经》、《景岳全书》及《医宗金鉴》等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对于肝胆脾胃的分属部位是一致的,即认为双侧关部主中焦病变。其中,左侧关部主肝胆,右侧关部主脾胃。《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部诊法,将尺部分为尺、中、上三部,分别主察下焦、中焦及上焦相应脏腑的病变,并指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王叔和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说:“寸主射上焦”,“关主射中焦”,“尺主射下焦”,“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亦云:“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等等,皆指明肝属中焦,其病变可从寸口脉关部或尺肤中部得以察之。此即肝属中焦的切诊依据。

  望舌查苔,亦是中医常用的诊法之一。舌诊分部,方法有二:一是以脏腑分,则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如《笔花医镜》所说:“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一是以三焦分,则舌尖部属上焦,舌中部属中焦,舌根部属下焦。不论何种方法,肝病皆从舌中部或舌边部反映出来。因此,肝当属中焦,而非下焦。

  5.正确认识“肝属下焦”。

  由上述可见,无论从解剖部位,还是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诊断上,肝都属于中焦。那么,何以至今仍有“肝属下焦”之说呢?溯本澄源,可以看出,“肝属下焦”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肝属下焦”是由清代医家吴鞠通提出的。他在《温病条辨。中焦篇》中指出:“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吴氏所述,乃是根据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的三焦辨证纲领。三焦辨证是对温热邪气侵袭人体后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三个不同阶段的概括。细研“肝属下焦”之理,其根据主要是:在温病后期,热邪久羁,肾阴耗伤,导致肝阴亏虚,水不涵木,而致手足抽搐,甚或瘛疭等肝风内动之证。可见“肝属下焦”是强调肝肾之阴的密切关系,其立论是有一定依据的。然而应当指出,三焦辨证作为一种辨证方法,是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整体性概括。其上、中、下三焦脏腑的分属,不完全指脏腑的部位与功能,而是如同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一样,更重要的是借助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生理名称,而对疾病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概括。它们仅反映了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部分功能。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肝藏血与脾统血辩
20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肝“体阴而用阳”论
20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脾裹血与脾统血辩
20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八纲辨证—表里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中医切诊之触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