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理论对人体血液生成的论述
|
|
|
|
|
中医学理论认为血循行于脉中,是具有较高的营养及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中医学强调血要发挥它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必须在脉中循行,否则就是“离经之血”——瘀血。《血证论》说“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然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关于血的物理性状,《医碥》说:“血色独红。”《灵枢·决气》说:“变化而赤是谓血。”以上认识和现代医学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医学认为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是在五脏六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非一脏一腑能为。
华佗所著《中藏经》在五行基础上,对血的生成,从母子关系的联系方面,提出了心、肺、脾、肾、肝与血生成的内在联系。《中藏经·生成》篇说:“心半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展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这并非着主次不分等同罗列,而是表明中医藏象学说历来注重整体观念而尤独重脾肾两脏。《医宗必读》说:“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理虚元鉴》说:“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血液的生成亦无不如此,如《景岳全书》谓:“生血之源,源在胃也。”《病机沙篆》云:“血之源头在乎肾。”? 中医认为肾脏、脾脏、肝脏与生血造血有密切关系。 ?
首先说说肾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亦说:“肾主身之骨髓。”肾精健旺,才能充养骨髓,骨髓赖赖而盈满。“肾中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自水谷精气,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段记载说明了肾与骨髓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骨髓在现代医学中是一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藏于骨,为肾所主,肾之功能强盛与否,直接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关于脾(胃)能生血。
《名医指掌》说: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就后天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脾胃为生血之源。故《景岳全书》说:“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脾胃为生血之源”。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理论,可以理解为脾胃为造血提供原材料,如Fe?+、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n等。脾胃功能的健旺与否直接影响造血原材料的供给,故《医门法律·虚劳论》说:“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血不生。”?
肝既是一个藏血脏器,又是一个生血脏器。 ?
“肝藏血始见于《素问·调经论》和《灵枢·来神》。肝脏生血,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以生气血。”《医部全录》亦谓肝“生血气。”《张氏医通》则云:“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为精于肝而化清血。”在现代医学中,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藏血器官,而肝的造血活动则见于胚胎2—5个月。?
血的功能中医认为它可以充盈血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说:血“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由于血循行于脉冲,故具有充盈血脉的作用,《玉机微义》说:血“注之于脉,充则实,少则涩,生旺则诸经恃其长养,衰竭则百脉由此空虚。循环濡润,营养全身”。《难经·二十难》说:“血主濡之。”这便是对血的功能的高度概括。血行脉中,灌溉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是“血主濡之”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血主濡之”又与血的组成密切相关。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素问·痹论》说:“营气者,水谷之精气。”《医宗金鉴》说:“营即血中之精粹者也。”《石山医案》说:“营气营养于内。”因为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气行于脉中,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又有“血有营气是活血,血无营气是死血”的说法。由此似可把营气理解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其营养作用似可进一步理解为供氧作用。?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