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不足、痰瘀伏肺是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在大剂量应用激素以及激素撤减过程中易见三种病机形式:阴虚火旺、痰瘀互结,阴阳俱虚、寒热错杂,肾阳亏虚、痰瘀伏肺。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激素依赖性哮喘(sda)是呼吸系统难治疾病之一,它是由于支气管哮喘反复严重发作,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激素以控制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或治疗不当所造成。临床多表现为气道炎性症状迁延难愈,肺功能持续性下降,同时伴随激素的各种毒副反应。该病患者一般在大剂量应用激素治疗后,往往于哮喘症状缓解或减轻的同时伴见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在激素减量或停服后,又表现为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而发生哮喘,病情反复,恶性循环,使哮喘越发越重,激素越用越多,难以撤离,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病机演变:由阴及阳
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在大剂量应用激素及病情稳定后,撤离激素过程中,其病机多见以下三种形式。
阴虚火旺,痰热互结多见于哮喘重症,患者每天使用激素(氢化可的松)≥100毫克,持续1周以上。患者素体阳盛,或平素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为阴虚火旺之体,加之激素类似于纯阳壮火药物,大量长期作用于人体,使阳亢愈加明显,阳盛则热,表现为壮热、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躁动不安、失眠、满月脸、水牛背等症,此为病之初,肾上腺皮质功能尚可能健全。阳盛则阴病,阳盛日久耗伤机体的阴液,疾病由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阴亏证,故在有热象的同时出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渴、盗汗、耳鸣、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阴虚火旺之证。热可炼液为痰,若患者素有痰湿中阻,寒痰热化,则可见胸憋、喘息难以平卧、气粗痰鸣、痰黄黏且量不多、排吐不利、两肺散在干罗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
阴阳俱虚,寒热错杂多见于患者病情稳定后,临床上逐步递减激素,直至激素用量减到每天≤100毫克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外来助阳药物用量减少,加之本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初现肾阳亏虚之证,形成阴阳失衡、寒热错杂之势,这一时期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亦有初始即见有气虚或阳虚者,这与患者素体阳虚、气虚有关。此时,本虚标实之证愈加明显,本虚以肾阴阳两虚为主,标实则为寒热错杂,痰瘀互结。患者可见胸憋、动则喘甚、痰白清稀量多易咯、面浮恍白、形寒怕冷、肢冷便溏等阳虚证,也可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等阴虚证,口唇多紫暗,舌质淡嫩少苔或紫暗而胖,边有齿痕,脉细滑。
肾阳亏虚,痰瘀互阻此证多见于缓解期。在激素量撤减至≤10毫克或停用激素后,阳虚失去纯阳之品的支持而更加明显,表现为肺脾肾心阳俱虚,肾阳亏损尤为突出,除上述阳虚症状外,尚可见腰酸腿软、心慌、短气、乏力自汗、尿多便溏、极易外感等症。此时由于阳虚极甚,病人极易发生哮喘复发或加重。经过一段时间大剂量激素应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严重受损,激素受体耐受力或亲和力下降,激素重复使用后效用很差,病情进入恶性循环,难以控制。
■辨证论治:调整阴阳
激素为纯阳之品,使用日久必致阴液亏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终致肾阳耗竭,而对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辨证论治关键在于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情况,对证调整阴阳,帮助患者稳定病情,以恢复肾上腺皮质功能。具体辨治与用药如下。
阴虚火旺,痰热互结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化痰,降逆平喘。方选知柏地黄丸合金水六君煎化裁,药用生地黄、当归、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陈皮、法半夏、茯苓等。若火证不显著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化裁。
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此期病情最为复杂,一方面由于长期应用激素,使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严重受到抑制,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异常;另一方面激素的各种毒副作用在患者身上已逐渐表现出来。因此,本虚标实、虚实相兼、气血不调、寒热错杂于此期表现尤为突出。治宜调整寒热,阴阳双补,降逆平喘,方选乌梅丸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