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相当于要在可行域中选择他认为最满意的点。根据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假设,一方面,在给定相同期望收益率水平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方差(从而标准差)最小的组合。在每一个给定的可能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均有一个相应的方差最小的组合。这些组合在图形上恰好构成可行域的左边界(见图9)。另一方面,在给定相同方差(从而给定了标准差)水平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证券组合。对每一个给定的可能的方差水平,都有一个相应的期望收益率最高的组合,这些组合在图形上恰好构成可行域的上边界。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投资者实际上会选择位于可行域的左边界和上边界的公共部分所代表的组合,也即在有效边界上选择他的证券组合。
9.一般而言,当不同投资者比较上述两种证券组合的优劣时,他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组合A 和B 之间存在的关系“E(rA)<E(rB)且σA<σB”表明:证券组合B虽然比A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但它却同时带来了更高的期望收益率。这种期望收益率的增量可认为是对增加的风险的补偿。由于不同投资者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态度不同,当风险从σA增加到σB 时,期望收益率的增量E(rA)-E(rB)是否满足他们个人的风险补偿要求将因人而异。因此,按照投资者各自不同的偏好态度对上述两种证券组合进行比较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三种结果:其一,投资者甲认为,增加的期望收益率恰好能够补偿增加的风险,所以A和B 两种证券组合对他来说满意程度相同,因而两种组合中选择哪一种都无所谓。其二,投资者乙认为,增加的期望收益率不足以补偿增加的风险,所以B 不如A更令他满意,即在他看来宁愿选择A。其三,投资者丙认为,增加的期望收益率超过对增加的风险的补偿,所以B 更令他满意。因而在两种组合中,他宁愿选择证券B。
10.根据马柯威茨模型,投资者会将有效边界曲线与自己的偏好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所代表的证券组合作为自己的最佳选择。在马柯威茨假设下,每个投资者都将遵循“在给定相同期望收益率水平的组合中,投资者选择方差(从而标准差)最小的组合;在给定相同方差(从而给定了标准差)水平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证券组合”这一共同的筛选原则。因而他们均会在有效边界上选择一个组合。但由于不同投资者偏好态度的具体差异,他们会选择有效边界上不同的组合,其原因在于马柯威茨假设未对有效边界上的组合之间的比较关系作出限定。而投资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态度拥有自己的无差异曲线。通过无差异曲线,投资者能够对任何证券之间的满足程度作出比较,特别地,他也就能对有效边界上不同组合的满意程度作出比较:位于越靠左上的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满意程度越高。如此,有效边界上位于最靠上的无差异曲线上的证券组合便是所有有效组合中该投资者认为最满意的组合,即在该投资看来最优的组合。这一组合事实上就是无差异曲线族与有效边界相切的切点所对应的组合。
11.理论上讲,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主要应用于资金在各种证券资产上的合理分配。应用马柯威茨模型时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估计各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以及每一对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通常对期望收益率、方差及相关系数的估计可利用历史数据通过统计估计技术来完成。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种估计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还需要投资者在对未来形势作出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这些估计作出改进。第二步,对给定的期望收益率水平计算最小方差组合。当允许卖空时,为求得每一给定期望收益率水平最小方差组合,实际上只要对两个不同的期望收益率水平分别计算其最小方差组合即可,因为此时的最小方差集可由其上的两个组合的再组合产生。而对于给定的某期望收益率水平,计算其最小方差组合可通过数学上的拉格朗日乘数法来完成,或通过计算机的试错程序来确定。在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其计算会更加复杂。马柯威茨模型在应用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计算十分复杂,所以在实际中,马柯威茨模型并不应用于一般的资产分配题,而是把它应用于不同资产类型上的分配问题,譬如应用于债券与股票的分配问题。将每一类资产当作一种证券,这就好比在为数很少的几种证券上使用马柯威茨模型,这时的计算量相对较小。更一般的资产分配(如各种普通股)则使用简化的模型——因素模型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