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要走在前面,为整个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制度支持。 3、十七大报告要求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新提法表明,财产性收入与勤劳工作的收入一样,都是国民增加财富收入的来源。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人民手中积累了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约为40%,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截至今年10月初,我国股票投资开户数约为1.2亿户,基金投资账户约为9000万户,两者相加合计约为1.3亿户。 资本市场是涉及金融投资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因此,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提高投资回报率,让老百姓的金融资产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是现代金融体系要解决的一个艰巨任务。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资本市场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充分认识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规模和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大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短短的两年时间市值增长了10倍。按照2006年我国的GDP总额21万亿元来测算,目前我国的证券化率超过了140%。A股市场不仅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股市的经济“晴雨表”作用正在呈现,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的那样,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资本市场建设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性制度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还处在继续夯实发展基础的阶段。 作为“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是一个各种问题逐步探索、各种认识逐步统一、解决措施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又要坚持与时俱进,当规范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当发展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要因势利导,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 2、采取各种举措,提升资本市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健全资本市场结构,不断拓展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以建立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代办股份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为目标,在规范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推进创业板建设;改进和规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适度拓展转让系统功能;扩大公司债市场规模,大力开发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研究推出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产品。发挥资本市场配置作用,满足多层次、多样性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