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主要依靠担保融资市场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全球银行业公司治理尚有诸多缺陷。在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加快自身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变,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呢?带着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记者:虽然整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为确保我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当前,面对经营模式转型机遇和资本监管的硬约束,您认为商业银行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郭田勇:单纯依赖信贷投放获得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稳定性较差,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大量投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变化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等因素对银行信贷质量的影响都很大。因此,为提高银行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管理层有关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拨备和资本金水平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平衡银行收入中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尽可能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从而降低银行业绩及资产质量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动的影响程度,改变其随政策波动而不断波动的状况,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从银行收入总额来看,国内银行中间业务占比一般在15%至20%之间,而国外银行则在4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间业务占用资本金较少,银行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摆脱资本金的约束。随着经济向好,居民收入、消费的增加,居民的投融资需求有可能会有增长,中间业务将会是未来盈利的主要挖掘点,也是未来银行业竞争的焦点。因此,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需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拓传统信贷业务之外的利润增长点,创造出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
为改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还须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综合经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银行业的战略转型。创新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持久性动力,要提高银行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优化金融结构,为此,要以市场化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开发新业务和新产品,同时要稳步推进银行业的综合经营,支持有条件的银行进行海外业务拓展,以形成更多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银行业创新和业务转型的良好外部环境,为此,要加强规划指导,做好风险分析和市场调研,高度重视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实施鼓励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监管措施。
记者:要确保银行业机构运营稳健,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其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您认为,当前重点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郭田勇:虽然经过近几年改革,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按照“三会一层”要求,基本建立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并不断优化,决策规程和程序更加明确,运作更加规范,内部监督加强,信息披露也正在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透明度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银行产权结构仍较单一,“内部人控制”现象仍然存在,董事会职能和结构有待改进,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治理机制有待继续完善等。为充分发挥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化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首先,要继续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三会一层”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进一步明晰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职责边界,在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工作关系;与此同时,完善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出资人制度,扩大独立董事比重,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高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引入专职监事,改善监事会结构,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打造严密有效、协调有力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