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肾小管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且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低,尿磷增加。
②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为远曲小管泌氢障碍,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出现佝偻病症状。骨骼畸形严重,身材矮小,除低血钙。低血磷之外,有代酸及低钾、高氯血症,尿呈碱性(PH﹥6)。
③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为二型:I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使25-(OH)D3转变为1,25-(OH)2D3发生障碍,Ⅱ型为靶器官1,25-(OH)2D3受体缺陷。两型均有严重的佝偻病症状,低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I型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
④肾性佝偻病
因肾脏疾患引起的慢性肾功能障碍导致25-(OH)D3转变为1,25-(OH)2D3减少,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血钙低,血磷高,碱性磷酸酶正常。佝偻病症状多于幼儿后期明显,身材矮小。
⑤肝性佝偻病
肝功能不良可使25-(OH)D3生成障碍,伴有胆道阻塞时肠道吸收维生素D及钙也降低,出现低血钙、抽搐和佝偻病征。
(四)预防和治疗
1.预防
小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活动。自1个月起即应补充维生素D,一般维生素D每日需要量为400-8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自2周起即可补充。
2.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
①一般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尤其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多晒太阳;激期勿使患儿多坐、多站,防止发生骨骼畸形。
②维生素D制剂
③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