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宗农产品的主要代表之一,国内小麦价格走势备受市场各方关注。目前,国内小麦市场正处于传统的新麦购销旺季,但由于今年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未启动,市场收购主体缺失严重,政策对小麦价格的指引作用开始弱化,市场正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过渡。虽然今年我国小麦生产实现“八连增”,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没有启动,但在农资价格涨幅较大、人工费用提高、耕地不断减少和天气多变等因素的支持下,小麦价格下行步伐艰难,长期趋涨格局难改。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物价不断走高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自2006年新麦上市起,国家开始实施最低价收购政策,之后逐年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河南安阳一家粮库主任张海湘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自国家托市收购尤其是每周固定进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以来,国内小麦市场呈现明显的“政策市”特征:一是每年制定的最低收购价引导小麦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二是在下有托市价垫底、上有竞价销售成交价压制的情况下,国内小麦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波幅及频率明显低于过去;三是小麦价格稳步上涨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使得小麦市场供求长期维持平衡状态。
然而,今年新麦上市之后,由于市场价格高于国家此前制定的最低收购价,迄今为止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没有启动。这一突然变化不仅加重了市场的谨慎观望情绪,而且使市场失去了方向指引。在河北柏乡小麦贸易商杨新社看来,这种平静的状态只是暂时的。“这是小麦市场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过渡的市场观望阶段,很快市场会出现活跃成交的景象,届时‘市场市’特征将更多地显现出来。”他解释说,近几年国家虽然掌握了大量粮源,但农民惜售心理愈加强烈,收购难度越来越大,很多粮源都是委托库点加价收购,一旦小麦市场由“政策市”转为“市场市”,带来的将是小麦商品价值的回归。另外,从比价看,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农产品价格依然处于中等偏低状态,而小麦价格在农产品中更是处于价值洼地。此外,从近几年产区天气变化看,大旱和大涝天气时常出现,不利于小麦长期稳产增产。“除此之外,受耕地减少、人口增长、生产资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基本没有下行空间,长期将呈现上涨态势。” 虽然长期来看小麦价格趋涨,但今年下半年国内麦市并不会多么乐观。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CPI同比上涨6.4%,创下3年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当前,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不减,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大取向不会发生变化,货币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收紧。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国内小麦市场或将处于“缺钱”状态,“市场化”下的新麦收购有可能停滞,小麦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现在粮食企业获得贷款比较困难,和往年相比,小麦市场购销情况‘惨淡’不堪,短期内麦价不会受到资金炒作,今年年底前国内麦市将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河北衡水和平路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张新春说,今年夏粮及冬小麦的增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价格上涨。
当然,小麦价格下行步伐也异常艰难。“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处于高成本阶段,加上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以及工业和饲料用粮增长迅猛等,国内小麦价格不存在走低的可能。”江苏省一家粮油公司经理告诉记者,近几年,我国小麦种植成本提升较快,尤其是种子、农资、柴油及机械费用等明显上涨。与此同时,随着委托收购费用、农民期望值和流通成本的提高,小麦从收购到入库,中间环节成本增长也很快。若再考虑到资金占用利息和仓储等费用,小麦在最终进入消费市场前已经获得了很大的上涨动力,价格几无走低可能。而且,近年来小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虽然国产小麦的工业用量没有玉米大,但由于玉米价格远高于小麦价格,小麦替代玉米的饲料用量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