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对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办法,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但是,如何实现对工程成本价格的有效管理,是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工程成本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价值运动过程,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监管制度,加强配套市场体系建设,仅从工程造价专业的角度来说,也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一、建立企业财务状况和工程施工成本申报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业主有必要及时掌握承包商的财务状况,掌握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成本水平及控制能力。今后,在放开外资、国内私人投资建设工程的同时,对政府和国有企事业投资建设的工程,对关系公共利益的工程,要加强承包商的分级分类管理。不同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的工程,允许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包商参加投标。同时,对不同资质等级的承包商,要求其定期报送不同时间段的企业财务报表。这些承包商的企业财务报表,还必须经过有资格的审计机构审核确认。财务状况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承包商,不能进入政府工程的承包商名单。 为了全面掌握承包商的财务状况,在工程招标时,对承包商提交的所有未完工程清单应严格审查,不论是总承包商还是分包商,不论是政府工程还是其他业主的工程。每个未完工程的价值、后续资金的需求量和剩余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组织管理情况,均应提交有董事会签发并对此负责的声明书,并且要有全面、翔实、可靠的证明材料,进行必要的个案抽查。 一般来说,要了解承包商类似工程的施工成本水平,及其当前的施工成本控制能力,仅仅靠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不够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特别是施工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起步阶段,针对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持续不规范的现实情况,建立工程施工成本定期审报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工程施工成本报表与同一时间段的企业财务报表,对照起来可以相互印证,一方面,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与成本了解的更真实、更全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考察工程施工成本的形成状况,为合理制定施工招标标底,恰当地评价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提供依据。同时,及时分析工程施工成本报表,还有利于在建工程的实时监管。 二、完善建筑市场及相关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各种建筑材料采购供应方式,而且正在迅速改变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全行业的企业构成,正在迅速改变工程施工的组织体制,正在迅速改变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和半成品的购置、保管以及成本核算形式。工程成本价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工程费用组成的。当前,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建筑市场及相关市场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让构成工程成本的基础价格透明化、合理化。 目前,在不少的地区,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基本上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分包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相互之间无序竞争等等,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没有建立多层次的建筑市场体系,就不能顺利进行建筑业的行业结构调整,也无法确切地、全面地掌握构成工程成本的基础价格,更不可能有效地把握工程成本价格的真实性、合理性。2001年4月18日,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把建筑施工企业划分为总承包企业、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这个规定顺应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需要,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工程分包、劳务分包行为,发展和完善工程分包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法规依据。工程分包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要与工程总承包市场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通过交易行为的公开透明,促进交易价格的公开透明,为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作用,引导和规范工程造价合理形成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