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模拟试题>正文
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www.zige365.com 2011-5-3 17:32:02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六、论述题
1.答: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基础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儿童逐步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2)培养儿童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儿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广泛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建设祖国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提高儿童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是引导儿童根据我国社会的道德要求,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进行道德行为训练的能力,也就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所构成。
2.答: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他们不仅好奇,有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而且好动,有进行各种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受课程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空间广泛,人际交往增多。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组织的。客观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科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学生在活动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仅能够形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并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进取和开拓;还可以使学生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建议等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发挥创造性,形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3.儿童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等因素构成的互动体。其中,知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圾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儿童通过认识形成的初步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和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它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的形成是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丰富、深刻、稳定的情感。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于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
思想观点与相应情感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小学德育过程中要特别着重对学生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
4.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他的真正的威信源自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本新闻共6页,当前在第6页  1  2  3  4  5  6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模拟试题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