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二章第1节
题库下载 咨询 2012-8-2 9:50:40 电子书  课件下载  考试题库 评论 收藏

  1.含义:指团体、团体规范会对每一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其与团体保持一致,服从团体利益,效劳于团体。

  2.表现:团体压力是团体作用于成员的直接表现形式,成员常常表现出从众、顺从与服从行为。

  (二)从众Y2

  1.含义:它是指团体成员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表现出在观点和行为上同团体或团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影响因素※

  (1)团体凝聚力

  (2) 团体一致性

  (3)团体规模:当团体人数达到4人时,团体对个体的影响最大。

  (三)顺从Y3

  1.含义:它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

  2.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

  (2)强调顺从的互惠性

  (3)合理的原因

  (四)服从Y4

  1.含义:它是指在他人的命令下作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2.实验说明:服从是人的一种基本倾向。

  四、团体凝聚力P21

  (一)概念与作用X10

  1.含义

  它是指团体成员相互吸引并对组织目标认同的程度,适度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团体成员的参与程度和促进交流,促使团体成员遵从组织的规范。

  2.作用※

  (1)凝聚力越高的团体绩效越好

  (2) 凝聚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

  ①高凝聚力能否导致高绩效:取决于绩效规范

  ②高凝聚力同绩效有循环依存的关系:高凝聚力既是高绩效的原因,也是高绩效的结果。

  (二)影响因素X11※

  1.相处的时间:这是社交的时间效应。长时间的相处更容易培养高团体凝聚力。

  2.加入团体的难度: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可能性越小,成员的凝聚力越大。

  3.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可能会越小。

  4.团体的同质性:团体的同质性越高,凝聚力越高。

  5.外在威胁:外在威胁来临,团体成员会更团结。

  6.过去成功的经验:过去成功的经验,能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

  五、团体的社会影响P21-22

  (一)社会促进

  1.含义Y5

  它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要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有更好的现象。

  2.产生的原因(不同解释)Y6

  (1)他人存在

  (2)评价恐惧

  (3)分心冲突

  (二)社会懈怠

  1.含义:个体在团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那样努力,团体的规模越大,每个人付出的 能力相对越小,把这种个体在组织中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叫做社会懈怠。

  2.产生的原因Y7

  (1)个体成员的努力和贡献不容易被确定和衡量

  (2)团体工作导致“责任分散”,自己的努力与团体的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3.后果:导致员工降低努力程度,使工作效率下降。

  4.减少社会懈怠的途径Y8

  (1)使得个体的贡献可以被衡量和界定

  (2)使成员感到自己的工作对团体是重要性的、有价值的

  (3)控制团体的规模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上一篇: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一章第5节习题 下一篇: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二章第1节习题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