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一章第4节
题库下载 咨询 2012-8-2 9:46:15 电子书  课件下载  考试题库 评论 收藏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知识点】

  一、态度的概念与成分P10X1 X2

  (一) 概念X1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三种:

  1.阿尔波特:

  (1)态度含义:是一种心理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特征:受行为主义影响,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里赫

  (1)态度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合。

  (2)特征: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学派的理论主张。

  3.弗里德曼

  (1)态度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特征: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定义。

  (二)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X2

  1.认知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2)地位: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组成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2)地位: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2)作用:它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的形成P10

  关于态度的形成主要有三种理论:

  1.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通过联结、强化、模仿等机制后天习得的。

  2.诱因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是对利益或损失进行衡量的过程,一个人采取的态度受他对于收益多少的判断而决定。

  3.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一致性并赋予意义。因此普遍倾向于采取符合他们总体认知结构的态度。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P10X3 ※

  (一)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并非一对一,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二)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应该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1)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2)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增强态度的途径有2点:

  (1)对态度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

  (2)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

  5.态度的可接近性:

  (1)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就越大。(2)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

  四、态度改变理论P11-12

  与研究态度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对政府宣传、商业广告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现实意义。

  (一)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

  1.含义: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上一篇: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一章第3节习题 下一篇:2012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精讲:第一章第4节习题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