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苏南城镇空间结构态势
2.3.1非农人口不完全聚集,分散城市化明显
苏锡常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市镇经济发达、市镇稠密的地区,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在改革开放前,城镇发展经过了较长的停滞时期;在改革开放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75年开始每10年以1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区域内的市镇人口达到3263.70万人。“苏南模式”的核心是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近镇”,虽然后来演变为“近厂又近镇”,但其城镇化的特色明显。
2.3.2城镇行政职能强化和多元化
城镇规模的大小与行政级别相对应,城镇的影响范围与行政等级之间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城镇等级越高,基础设施规模越大。从而形成了地级市—县城—县属镇—公社集镇—自然集镇—村落的分化,行政登记体系与城镇规模登记体系之间存在较高的对应关系,形成了明显的城镇规模行政级别法则。城镇的城乡中介作用削弱,城乡二元结构强化。但一些时段苏南城镇化进程受阻,城镇人口增长缓慢,部分时段甚至绝对下降,城镇人口的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停滞,城市数量大大下降。
20时机世纪80年代后,实行以市场力量来配置资源,城镇固有的商品流通集散地的智能渐渐恢复,城镇各行各业得到长足的进步,但行政力量仍然强大,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即有深厚的政府背景。80年代以后,先后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撤县改市、撤县设区、撤乡改镇及乡镇合并等一系列措施,城市与城镇的数量大大增加,但城镇仍是各级政府的驻地,城镇规模与行政等级的关系仍然存在。但同时城镇的公商业及第三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部分非行政中心城镇的知名度与影响范围接近甚至超过了行政中心所在地城镇,如吴江的盛泽镇、吴县的木渎镇等,城镇规模的大小不再严格遵循“行政级别法则” [10]。
城镇职能的多元化,尤其是乡镇工业与市场体系的发展,对苏锡常地区新型空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积极的影响。首先是经济职能的强化,提高了城镇的经济实力,对周围乡村地区的吸引力城镇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提高;其次是城镇更能有效地发挥城乡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再次是城镇规模扩大与经济实力的增强,部分城镇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城市设置的标准,接近一些县级市市区的实力,与城市之间渐渐的形成平等竞争的关系,并会改变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
2.3.3城镇发展与空间结构
苏锡常地处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城乡经济水平较高,城镇密集而均匀。苏锡常地区城市的设置几经变迁,1949年前,以“切块设市”的方式设立了苏州、无锡与常州三市。1950年又将常熟县的城区设立常熟市,1958年撤消常熟市。直到1982年一直维持3个城市的格局。从1983年开始推行整县改市的设市模式,城市数量快速增加,1997年所辖12个县全部实行改为县级市,区内城市达到15个平均每1200平方公里1个城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00平方公里1个城市的密度。各个城市的距离多在60公里以内,除苏州至吴县、无锡至锡山、常州至武进外。西部区域的城市密度相对较小,城市距离较远。苏锡常地区为了解决中兴城市和与之接壤的县极市的矛盾,先后将吴县市、锡山市撤消设立市辖区,城市数量降到12座。虽然城市减少,但苏锡常三大中心城市的规模大大扩展,市区面积分别为1650、1631、1864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沿主要交通干道分布的特征,其中沪宁交通轴最多(昆山、苏州(含吴县)、无锡(含昆山)、常州(含武进)),次为江南运河沿线(吴江、吴县、苏州、无锡、常州),再次是沿江公路(太仓、常熟、张家港、江阴)、锡澄—锡宜运河(江阴、无锡、宜兴与溧阳)和丹金溧漕河(溧阳、金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