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城市旧城改造政策的失误或措施的延误,使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地段见缝插针的建设,致使建筑物过于密集,城市的居住建筑间距不能满足日照要求,而居住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造成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不佳和建筑空间的失调。 4.2技术手段的薄弱 (1)基础数据库的缺乏。基础数据的缺乏使建筑管理无法照顾拟建建筑周边的建设情况,致使对拟建建筑的日照分析不可能周全或完全无法考虑。 (2)系数法的弊端。首先,由于系数法公式是由理想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不可能照顾如纬度、地区以及太阳光本身的折射、漫射等复杂因素;其次,由于系数法适合正南北、东西向建筑间距控制,对不规则的建筑布局,系数法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再次,国家规范要求的是对建筑物的窗户日照时间的控制,如果是被遮挡物处没有窗户,或者有窗户而没被遮挡的情况,系数法没有提供方法。可见,系数法不能灵活适用于各种实际问题,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4.3管理过程中协调机制的欠缺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用地红线的管理与建筑管理缺乏有机的反馈机制,使用地红线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致使用地红线出现划分不合理的情况,使建筑建设时无法满足正常的建筑间距,而不得不按照用地红线退缩本方间距,造成建筑物与周边原有建筑的实际间距不足。 4.4规划编制自身的欠缺 由于无精确的日照分析支撑,规划编制提供的技术文件自身存在欠缺,编制过程中对城市建筑空间的整体密度、高度和具体地块的开发强度研究不够,造成编制技术文件中有关数据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无指导作用。 4.5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由于规划编制人员与规划管理人员自身对技术重点的侧重不同,管理过程中一些实际问题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致使编制归编制,管理归管理,大家都知道问题的所在,却没有机制来协调解决此类问题,城市规划存在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远未被认识和重视。 5、改善建筑间距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通过制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借助合法权威对各种城市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引导、调节和控制城市发展时空程序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城市规划本质是通过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安排来进行利益分配,故可以认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整利益分配的权威性方式之一。而建筑间距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控制城市空间资源的主要手段,因此,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目标,影响着整体城市的综合效益。所以,有理由认为,改善建筑间距管理归根到底关系到城市综合效益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