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五:解读CPI
去年有一句话非常流行:“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不能跑不赢CPI”。毫无疑问,CPI是整个2007年的关键词,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风向标和冲锋号。
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中文译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应的国家统计局指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价格的变动情况,是监测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CPI由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类商品和服务构成,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每个大类中又包含一些小项目,共计300多项。各大类在CPI中的权重如下:食品34%;烟酒及用品4%;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交通和通信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2008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鲜蛋价格上涨4.6%,水产品价格上涨8.7%,鲜菜价格上涨13.7%,鲜果价格上涨10.3%,调味品价格上涨4.1%。
分析:“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不能跑不赢CPI” 几乎是一路走高的CPI,也因此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一个抽象的CPI数字背后,是物价水平的涨跌互现。对于百姓而言,猪肉、食品和汽油等价格的上涨比每月的CPI数字更能透露出通货膨胀的气息,也更能感受到实际生活压力的上升。而CPI带来的压力对于政府也同样存在,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然成为未来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可以看出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非食品因素作用并不明显,这跟春节之前的集中消费以及雪灾天气导致部分日用消费品供应短缺有关系。
材料六: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简单来说,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连续上涨,普遍应用的监测指标就是CPI。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无不在追求这样一个境界——高经济增长率、高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曾经出现过这种罕见的情形,我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也接近了这个境界。由此可见,低水平的通货膨胀并不是经济的敌人,大家甚至认为3%以下的通货膨胀率能够为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严格来讲,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通货膨胀之中,比如今天的十块钱比起二十年前的十块钱在购买力上已经相去甚远,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物价上涨幅度很小以至于我们几乎察觉不到。但是,当通货膨胀转向过快的甚至急剧的增长速度时,它就会变成全社会的公敌。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将被严重扭曲,同时广大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将面临迅速的再分配,居民储蓄往往会因为货币购买力的大幅缩水而遭受重大损失。
分析:哪些因素会诱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呢?一是需求拉动,即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在内的总需求超出了生产能力从而将物价拉起来;二是成本推动说,即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会推动物价普遍上涨。此外,通货膨胀还有一种通过预期来自我实现的特性,例如,如今CPI每个月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惊喜”,那么大家难免会认为物价还要继续往上涨,一旦这种预期在社会中广泛形成,就会促使企业、家庭和个人提前进行投资和消费,物价水平将在总需求的拉动下进一步走高,通胀预期就演变成为真正的通货膨胀了。明白了通胀预期,我们就不难理解有关部门为何如此执着地使用“结构性上涨”这一说法了,目的就是稳定通胀预期。
材料七: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受物价上涨影响最直接的群体无疑是普通工薪阶层,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米面油肉,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成为影响每个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受雪灾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7.1%。今后一个时期物价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尤其是价格高位运行的趋势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由此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还在积累,潜在的影响和风险不容忽视。
物价上涨对高收入家庭而言,由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在其全部消费中所占比重不大,受价格上涨的影响有限,但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是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导的结构性价格上涨,而低收入群体对食品的消费支出比重又比较大,所以他们的基本生活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就表现得更为容易和突出。
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应当采用专项补贴和经费,对中低收入的家庭和有困难的群众给予补助。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定期、直接、深入地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千方百计给低收入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与物价指数挂钩的社会最低保障制度,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享受专项补贴的群体,不仅可以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因下岗失业、患重大疾病、受灾害影响等因素造成家庭生活特困的职工和农民,还应包括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优抚对象、老党员和老干部、农村“五保户”等。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教育、医疗、经济适用房等价格的监管,谨慎出台新的调价项目,严格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切实减轻因价格调整对困难群众造成的生活负担。
分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予社会救助,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使人能活下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
材料八:美国1980年—1982年的通胀治理政策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石油价格成倍上涨,美国农作物歉收也使食品价格上升,1979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1.3%,控制通胀成了美国政府的头等大事。卡特总统1980年3月宣布实施信贷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各商业银行压缩消费者贷款和工商业贷款,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10%等。信贷的突然紧缩严重打击了消费信心,由此导致经济严重衰退,通胀率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值13.5%,经济政策的不成功导致卡特总统1981年1月黯然下台。
信贷管制政策不但未能控制通胀反而伤及了经济,继任的里根总统祭出了两招通胀治理的“板斧”,即所谓的“里根经济学”。第一招“板斧”是控制货币供应,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另一招“板斧”即1981年8月签署的《经济复兴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削减个人及公司的所得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鼓励个人储蓄、为企业研发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意在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工作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
总体而言,里根总统从两方面来治理通胀,一方面大力支持美联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总需求,遏制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积极实施《经济复兴法案》,调动企业与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产出,减缓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冲击。从1983年年初开始,美国经济峰回路转,通胀率下降,经济连续6年高速增长,孕育在低税率环境中的高科技产业日后成为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里根总统由于成功的经济政策成功连任。
分析:纵观美国1980年—1982年的通胀治理政策,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第一、信贷管制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信贷管制对经济的影响难以把握,很容易导致经济急剧衰退,不利于减弱公众的通胀预期;二是信贷规模控制的硬约束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第二、侧重于利率工具的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胀的有效手段。第三、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采用减税等政策缓解供给面的紧张情况,能减轻经济的衰退,有利于通胀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