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指出:“申论考试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中,阅读资料、概括内容、提出方案、进行论述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前后衔接、互相呼应、共同构成“申而论之”的整体。而阅读理解给定的背景材料则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
根据考试的难易,申论给出的背景材料约1500~3000字左右(说明:自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起,各地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已增加到8000字左右),其内容既不局限于某一社会方面,也不偏重于某一学科领域,而是尽可能地全面铺开,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常常由几个或十几个子材料构成,这些子材料的内容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子材料的排列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而是错落杂糅的结合体。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材料,其组合方式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按材料所反映事件(或案例、社会现象)的性质来组合,各个材料紧紧围绕某个社会事件(案例、社会现象)摘录、组装而成,各个子材料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是一种横式组合。如2004年3月××省检察院系统录用工作人员的申论试卷,给出的“留学的利与弊”的材料,即是按问题的性质来组织材料的。第二种,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组织试题材料。各则子材料环环相扣,共同讲述某一社会事件,具有案例的某些因素,是一种纵式组合。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申论”材料,就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的。
要顺利通过阅读这个环节,应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命题意图,即命题者为什么选择这些背景材料,它究竟要考查应试者什么。命题意图是作答的依据和切入点,出题角度不同,答题也应有不同的针对性。综观近几年的申论试题,其背景材料都是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来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卷2002年的互联网问题、2003年的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的问题、2004年的汽车业的发展与交通拥堵问题……这些问题是国家、社会、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理所当然也会受到命题者的关注。这类热点问题在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常常有其消极的一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针对消极的一面,考生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以减少负面影响,这正是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如2004年××省申论卷给出的“助学贷款”背景材料,一方面,在国家、银行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助学贷款业务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学生对助学贷款申请难与银行对助学贷款回收难、如何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如何加强政府对银行工作的监督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能从材料中找出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读懂了材料,就是领会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二、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
可采用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全文,把给出的每条材料都看明白,不能遗漏,全面熟悉背景材料所传递的内容。由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给定的材料并非完整的文章,只是略经整理的半成品,因此,其排列次序是错落的、杂糅的,没有规律。在认清了材料组合方式之后,在阅读材料时就要找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纵式组合的材料,可按事件发展时间顺序来梳理材料内容。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给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诉讼案”。噪音污染引发的连环事件涉及居民群体、个人、印刷公司,市、区两级环保局及市、区两级法院等。背景材料内容彼此交错,纷繁复杂。材料中出现的时间按顺序排列如下:1997年2月~1997年6月~1998年9月~1998年10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1999年10月~1999年10月后3个月。了解了材料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其包含的内容也就不难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