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学上,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A)被消化吸收程度 (B)蛋白质种类
(C)氨基酸分类 (D)蛋白质的生物价
2、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 ),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称量法 (B)微量凯氏定氮法
(C)灰化法 (D)系数计算法
3、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 ),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A)10% (B)14% (C)12% (D)16%
4、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粪代谢氮,不仅实验方法简便,且对人是有一定安全性,这种消化率称为( )。
(A)消化率 (B)实际消化率 (C)表观消化率 (D)真消化率
5、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 )。
(A)消化率Ⅹ生物价 (B)功效比值Ⅹ生物价
(C)消化率Ⅹ功效比值 (D)利用率Ⅹ生物价
6、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 )以上。
(A)95% (B)85% (C)70% (D)80%
7、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 )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 )精制糖。
(A)低于,高于 (B)高于,低于
(C)高于,高于 (D)低于,低于
8、食品强化通常有弥补营养缺陷、补充加工损失等( )种目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 )为宜。
(A)1-2倍 (B)1/3-1/2倍 (C)10倍以下 (D)1/2-1倍
10、食品强化的要求是( ),符合营养学原理、食用安全性和感官、工艺、口感、价格方面的可行性。
(A)明确对象和目的 (B)接受强化食品的人数多
(C)保证食品卫生 (D)强化食品营养价值高
11、主食强化需要在精白米面中强化,所用强化剂有( )、铁、钙、赖氨酸、叶酸等。
(A)维生素B1、B2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2、强化食品的种类有( )和副食强化。
(A)膳食补充剂的添补 (B)载体的选择 (C)主食强化 (D)水强化
13、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 )和物理性污染。
(A)、细菌污染 (B)食品添加剂污染
(C)化学性污染 (D)有毒重金属污染
14、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一方面降低了( ),另一方面对食用者造成危害。
(A)食品价格 (B)食品的卫生质量
(C)食品的可食用性 (D)食品的外观质量
15、根据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将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分为直接致病微生物、( )和非致病性微生物。
(A)半致病性微生物 (B)相对致病性微生物
(C) 间接致病微生物 (D)弱致病性微生物
16、非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不产毒霉菌和酵母。
(A)沙门氏菌 (B)非致病菌 (C)低致病菌 (D)混合杂菌
17、细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 )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A)细菌的分布 (B)细菌的结构特征
(C)细菌种类 (D)细菌的大小
18、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 )的标志。
(A)食品中的菌数 (B)食品中细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