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合作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有利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要求。近几年间,我国区域合作已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并出现三大特点。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区域合作正在朝着纵深发展迈进。
三大“引擎”带动力不断放大
据调查,在区域发展中,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区域经济增长三大引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GDP超过全国的1/3,进出口总额占全国2/3以上。更重要的是,这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带动力,正在不断被“放大”。
近日,天津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表示,天津正大胆尝试建设“无水港”,把天津的港口优势延伸到了内陆省市。目前,天津市已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陆港口岸、石家庄内陆港、河南省公路港、宁夏惠农集装箱物流基地、乌鲁木齐集装箱场站等4个“无水港”和1个集装箱场站。据测算,采取这种“无水港”模式,中部省区可节约物流时间1-2天,西部可节约3-5天;节约物流综合成本20%左右。天津市力争用3到5年时间,在北方地区各物流中心城市和过境运输边境口岸都建设内陆的“无水港”。
这一举措使腹地省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更加便捷通畅。目前,天津口岸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及广大西部省区进出口贸易的主渠道,天津港进出港货物有77%来自外省市区,集装箱运量60%以上来自“三北”地区。
在南方,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在泛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在区域经济舞台上不断亮相。目前,这一区域合作已扩大到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被称作“9+2”。今年6月,第四届泛珠论坛和洽谈会在湖南举办,各地代表围绕着产业转移与承接、市场对接、劳务合作等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协商。
在长三角,区域合作也已不再局限于苏、沪、浙三地。临近的安徽省在近几年间,就先后与浙江、江苏、上海分别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建设部在2006年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把安徽的马鞍山、芜湖、合肥、铜陵4个市纳入其中。安徽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劳务供应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新“增长极”在合作中崛起
除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引擎”外,目前,全国已建成了上百个不同规模与覆盖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合作中,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出现许多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目前,除泛珠三角合作、长三角合作以及环渤海合作之外,还有淮海经济协作区、武汉经济协作区、中原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合作。近年来,广西研究制定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黑龙江则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湖北与湖南分别提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经济圈战略,河南以郑汴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四川与重庆正致力于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
这些新的“增长极”,有的是省际合作,有的是省内合作。省际合作最典型的是淮海经济区。事实上,淮海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由鲁苏豫皖四省的20多个地级城市组成,区域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3亿。这一区域包括鲁南的泰安、莱芜等地,苏北的徐州、淮安等地,豫东的开封、商丘等地,皖北的淮北、蚌埠等地。2006年,区域内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都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省内合作方面,黑龙江省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圈初步形成。这一经济圈是包括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座中心城市以及肇东、安达两个县级城市在内的经济区域。黑龙江省发改委表示,这一区域内未利用土地多,产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实力强,能源供应充足,交通体系发达,可以依托现有基础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多种产业协调配套、新型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密集区,同时也是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