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中心城为核心建设地域性城市体系
从国际城市化发展“集中——分散”的历史经验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化道路应采取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大城市一般处于交通运输的集散地,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大城市土地、人才集中,信息发达,技术创新能力强,文化娱乐高度发展,是现代大工业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其人口吸纳能力和空间辐射扩散效应更强。
但是,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已经有相当的规模,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城市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住房等客观因素限制了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规模。以上海为例,内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达到3.8 万人/ 平方公里,内外环之间人口密度为0.7 万人/ 平方公里,外环线以外每平方公里只有907 人。如果照搬西方国家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必然会带来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交通和生活空间拥挤,以及城市失业、贫困问题的加剧,不利于城市自身的持续发展。
东部沿海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和郊县小城镇零落分散、发展缓慢,构成两极不平衡的城市体系结构,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在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把中心城区和各郊县通盘考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建设地域性城市体系。促进中心城区作为增长核心的产业升级,大力推动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若干人口规模在30万人左右的卫星新城,同时发展4-5 万人规模的中心镇。促进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吸纳外来智力性和投资性移民落户,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中心工业向周边新城转移,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城市产业合理布局,并由此产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产业经济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使农民彻底从“亦工亦农”和家家户户耕种小片口粮田的生产格局中解脱出来,促进土地合理布局,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并促进乡镇工业向中心城镇的集中和资产重组。
对于东部特大城市而言,建设卫星新城是构筑合理的区域性城市体系的关键,例如上海已经出台了“一城九镇”的城镇体系发展方案,促进人口向新城聚集。在另外一些中等城市,建设区域性城市体系还要积极扩展中心城市,酝酿撤县并市,提高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东部地区需要在中心城、新城、中心镇和一般集镇的四级城市体系框架下扩展人口城市化的容纳能力,使人口在重新分布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国际都市和城市群建设
从宏观角度看,人口城市化不是孤立地发展个别城市,应该在全球化和区域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进一步加以理解。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形成了若干连片的城市密集区,未来的城市化过程应在此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推进全球性的国际都市和区域性的城市群建设。
世界城市体系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重新构造,若干具有全球信息节点的城市发展成为国际都市。国际都市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是全球性经济组织和金融活动中心、新兴产业的生产和创新基地,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同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中国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在国际经济中占有相对重要的作用,也需要建立若干世界级的国际都市。目前香港已初步具备国际中心城市的规模,我国要在下一世纪初把上海建设成为新兴的国际中心城市,下一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中心城市,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以此为枢纽将我国城市体系尽快纳入世界城市体系中去,带动东、中、西部整体联动发展。城市化发展还要重视城市效应的空间扩散,东部地区要促进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建设若干个人口规模超巨型的城市群,如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京、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和沈阳、大连、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城市群。在城市群内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体系、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职能分工、使这些地方成为经济能量巨大的空间地域,极大地增强城市的人口容纳力,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