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方法论是波兰科学院院士彼得·萨伦巴教授(Prof.Piotr Zaremba)提出的。他总结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后工业化时代人类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与新的要求,总结了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规划理论与方法。他认为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规划局限在城市边界范围内进行;规划工作时间拖得很长,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要;同时,规划往往只做一个“十全十美”的总体规划方案,因此不能作多方案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再加上规划缺少机动性和弹性,因而往往不能实现。因此,发展中国家如何探索一套科学完善的规划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在长期的规划实践中,由于规划的对象不同,目标不一,所以规划方法也是多样的,如有发展趋式法、结构变化法、连续逼近法、比较法、模式比较法、最优化方法、门槛分析法等。整体规划方法论与以上这些侧重于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一方法论是侧重于研究对城市规划带有根本性的一些工作方法。它着重研究如何使规划更能适应现实与发展的需要,规划的程序,以及如何才能使规划更有效等等。所以整体规划方法论是侧重于研究工作方法的学问。
整体规划方法论中涉及的一些原则,不同程度上已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在规划工作中应用。例如,1961年波兰的“空间规划法”,1968年英国的“城乡规划法”,联邦德国的“土地规划”(LandesPlannung)及法国的区域规划中都包含整体规划的原则。尼泊尔的小城市哈克达布尔的古城保护规划,也应用了整体规划方法,并且取得了成功。
一、主要内容
整体规划就是将规划中最基本的四大要素,即空间层次、功能、时间、地域和部门以及有关的一切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考虑,以得到圆满的整体效果。
(一)空间层次上的结合
是指城市、区域和国家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的结合。这一点与只局限于城市范围内做规划的古典城市规划方法是不同的。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现代城市的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更明显和突出了。因此,空间层次上的结合,实际上就是要求城市规划工作在空间上的外延扩大,要求城市的规划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在区域的城市群体中考虑城市的发展,使发展规划具有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如何在区域规划指导下进行呢?区域又如何指导城市发展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城市规划作出两个或多个远景规划方案。将这些战略性的远景规划方案提交到区域去平衡,然后由区域提交到国家一级去平衡,最后将信息逐级反馈到城市,并选择一个最符合区域发展战略的方案,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这样做,就可以把城市的发展与整个区域以至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它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这些总体规划的范围不少只局限于城市行政边界范围内,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呢?从空间层次上看,一方面要从加强宏观控制的要求出发,规划应向更大范围扩展,另一方面要向纵深发展,使总体规划得以很好的实施。市带县的行政体制改革从客观上也提出了城市规划外延扩大的需要。城市周围的县成为城市直接或间接的吸引地带,它们和主体城市一起,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区域。因此,市域规划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区域规划。抓好市域规划就成了修改或补充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
市域规划如何才能和城市规划结合呢?区域规划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生产力布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规划、工业规划、农业区划、旅游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都可包括在区域规划工作内容之中。区域规划也就是对上述专项规划的综合。区域规划需要有一定的健全的规划工作基础,为此要下很大的力气才能达到。从目前的具体情况看,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各地一般都抓住城镇体系规划做为区域规划的重点。这种做法是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的。城镇体系规划,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既可以带动别的规划,也可以和城市规划密切地结合起来。
但是,市域的空间范围是个行政区域,而不一定是经济地理的区域,所以如何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不同的城市性质、不同的城市吸引范围,科学地划定“区域”范围,开展市域规划,使“市域”规划更好的指导城市总体规划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整体规划不仅将城市规划的工作范围扩大到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地区,从单个城市扩大到城市体系,而且整体规划还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包括进来,所以,空间层次上包含着城乡结合的内容。这种工作方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地区实现城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整体规划还将城乡土地及绿色空间,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及人类未来对游憇的要求出发,加以统筹安排,以保持经济和城市不断更新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