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毒之名出《外科正宗》。
脏毒是因燥屎、腹泻,粪便留滞肛窦,湿热下注所致。以肛门内疼痛、灼热、坠胀感,排便后向会阴、臀部放射,肛窦红肿、有脓样物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肛隐窝炎,或肛窦炎。
[诊断依据]
1.有排便不尽之感,或肛内异物及下坠感,便带粘液及血丝。
2.肛内烧灼样疼痛,排便时疼痛加剧,或伴肛周皮肤湿痒。
3.指诊肛门紧缩,在齿线附近有压痛,可触及硬结或凹陷。
4.肛镜检查,见肛窦充血、水肿,旁侧肛乳头肿大,呈黄白色,挤压患侧肛管,肛窦内可溢出少许脓样分泌物。探针检查,探针可探入肛窦较深部位。
[鉴别诊断]
1.肛瘘:肛瘘内口多在肛窦,肛镜检查时用组织钳牵拉瘘道外口,可见有肛瘘内口的肛窦明显被牵动而凹陷。触诊可摸到窦道的条索物至直肠的终点与内口的肛窦相连。探针由外口沿窦道探查可从肛窦探出内口。
2.裂肛:疼痛时间长,表现为周期性疼痛,排便时多有便血。
3.息肉痔:生在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上,表面呈肉红色,圆球形,表层组织结构为粘膜,易出血,不痛。多见于小儿。
[辨证论治]
1.肛门湿热证:肛周皮肤湿痒,偶有刺痛,便时加剧,大便次数增多,并夹有黄色粘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祛湿。
2.肛门热毒证:肛内灼热疼痛,便时痛甚,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清热解毒。
3.阴虚肠燥证:肛门不适,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便时痛胀加重,大便干燥表面有血丝,或便带粘液,口干,手足心发热,盗汗,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滋阴润肠。
4.中气下陷证:肛门坠胀不适,大便溏或清稀,或有少量粘液(或带有血丝)自肛内溢出,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益气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