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现
(一)临床分期
潜伏期3-42天,平均12-14天
1、初期(侵袭期):第1周,起病缓慢
2、极期:2-3周。高热,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易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3、缓解期: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警惕肠穿孔肠出血
4、恢复期:第5周以后。
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第后第2-4周。
(二)类型
1、普通型
2、轻型
3、暴发型
4、迁延型:病程5周以上。可伴有慢性血吸虫病
5、逍遥型:起病轻,突然性肠出血或肠穿孔。
6、顿挫型:起病急,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
7、复发与再燃
(三)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
伤寒的第一次菌血症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五、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病原学: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受病程及合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小。
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
尿培养:第2周后阳性
胆汁培养
3、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病后第4周。
六、诊断
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2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细菌培养阳性。
七、治疗
抗菌 首选――氟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
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
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第八单元 细菌性痢疾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属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最常见
产生外毒素能力最强的是:志贺痢疾杆菌
在外环境中自下而上能力最强的是:宋内痢疾杆菌
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是:福氏痢疾杆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
3、易感人群:儿童,次之为青壮年。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侵袭力和内毒素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
微循环障碍和脑水肿是中毒型菌痢的主要病理基础。
2、病理: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浅表溃疡形成。
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
四、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急性典型(普通型):急性发作的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粪便镜检WBC>15个/HP;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急性非典型(轻型)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高热,全身中毒为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衰,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
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
五、检查
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六、治疗
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
中毒型: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障碍
第九单元 霍乱
一、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
菌体有鞭毛,活动极活泼。
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重要的病因物质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暴发流行)
三、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四、表现
(一)分期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
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
2、脱水虚脱期
3、恢复期(反应期)
(二)分型:轻型,中型,重型
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