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penumonia)为腺病毒所致。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本病多见于6月~12岁,起病急,表现稽留高热发,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烈,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以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日后始闻湿啰音,病变融合后有肺实变体征。X线特点为四多三少两一致、即肺纹理多;肺多肿多;大病灶多;融合病灶多。圆形病灶少;肺大泡少;胸腔积液少。X线与临床表现一致。
(二)葡萄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pneumonia)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冬、春季发病较多,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细菌由呼吸道入侵或经血行播散入肺。主要病理是化脓性渗出或脓肿形成,很快多发性脓肿,肺内合并症多。多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常呈弛张高热,婴儿可呈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咳嗽、呻吟、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双肺可闻中、细湿啰音,易发生循环、神经及胃肠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X线检查特点为:①临床症状与胸片所见不一致。②病变发展迅速。③病程中,易发生小脓肿、脓气胸、肺大泡。④胸片病灶阴影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实验检查白细胞一般>15×109~3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半数幼婴白细胞可<5×109/L,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高,多示预后严重。对气管咳出或吸出物及胸腔穿刺抽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多可获阳性结果,有诊断意义。
(三)流感嗜血杆肺炎
流感嗜血杆肺炎(hemophilusinfluenzapneumonia)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以b型(Hib)致病力最强。病变可呈大叶性或小叶性,但以前者为多。<4岁多见,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时,全身中毒症状重,面色苍白,发热、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以绀、鼻翼煽动和三凹征等;肺部有湿啰音或实变体征。易并发脓胸、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中子耳炎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或达(20~70)×109/L,有时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胸部X线表现多样,可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常伴胸腔积液征。
(四)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MP)的致病菌为肺炎支原体。本病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在密集人群可达50%.
临床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可咯出粘稠,甚至带血丝。年长儿可诉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可直接以肺外表现起病,也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有人认为儿童若发热、咳嗽,同时有其他器官受累,血沉增快,但中毒症状不重,就考虑MP感染,必须进一步作相应实验室检查。
X线改变分为4种:①以肺门阴影增重为主;②支气管肺炎;③间质性肺炎;④均一的肺实变。临床常表现两个不一致,咳嗽重而肺部体征轻微;体征轻微但胸片显著。检测血清中支原体1gm抗体有诊断意义。红霉素治疗有效。
(五)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pneumonia)的致病原因为衣原体,它是一种介于病毒现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寄生于细胞内,含有DNA和RNA,有细胞膜。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6个月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可于产时或产后感染,病理改变特征为间质性肺炎。起病缓慢,先有鼻塞、流涕,而后出现气促和频繁咳嗽,有的酷似百日咳阵咳,但无回声。偶见呼吸暂停或呼气喘鸣。半数病人可有结膜炎。一般无发热(有人认为<6个月的婴儿无热性支气管肺炎应考虑本病),肺部可闻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呈弥漫性间质浸润和过度充气,或有片状阴影。肺部体征和X线改变可持续1月以上。
衣原体肺炎常见于>5岁小儿,多为轻症。发病隐匿,体温不高,1~2周后上感症状逐渐消退,咳嗽渐重,可持续1~2个月,两肺可闻干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单侧肺下叶浸润,少数呈广泛单侧或双侧肺浸润病灶。可伴了肺外表现,如结节红斑、甲状腺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