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肾炎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急性肾炎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有关。偶尔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立克次体(斑疹伤寒)、螺旋体(梅毒)、支原体、真菌(组织胞浆菌)、原虫(疟疾)及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少数患者可由预防接种、异体蛋白、内源性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原、肿瘤蛋白抗原等)引起。
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系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溶血性链球菌某种成分作为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结果是循环中或在原位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损伤肾脏。其主要作用途径:①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激活补体,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肾小球正常结构的物理和免疫化学物质的变化;②炎症时,吞噬细胞释放溶菌酶和多肽酶,破坏肾小球结构的多肽成分;③纤维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刺激系膜细胞增生。多数病例为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炎。
2.病理
肾脏较正常增大约2倍,被膜下肾组织光滑。光镜下基本病理改变为弥漫性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细胞增生(以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病变程度变化极大。其中以急性增生性病变最为常见,以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并称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此外,常伴有渗出性炎症。部分病人甚至以渗出性病变为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称之为“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少数病人肾小球病变严重,出现坏死性炎痉或出血性炎症。增生、渗出的程度在不同的病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轻者仅有部分系膜细胞增生,重者内皮细胞也增生,部分甚至出现毛细血管全部阻塞,更严重者形成新月体,肾小囊小新月体(毛细血管外增生)并不少见。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为主。个别亦有呈膜性肾病病变。电镜下早期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及细胞增生、浸润。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为本病的电镜特点。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及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其中C3沉着强度大于IgG。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
①血尿:几乎全部患者都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为肉眼血尿;
②蛋白尿:常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蛋白定量<3g,且多为非选择性的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大量蛋白尿(24小时蛋白定量>3.5g);
③尿沉渣检查:可见多形性红细胞(占80%以上),每个高倍镜视野至少有10个以上红细胞,早期可见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稍增多,并可见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尿液改变较其他临床表现恢复得慢,常迁延数月。大多数儿童、约半数成人患者蛋白尿在4~6个月后消失,少数延至1年,而少数镜下血尿可延至1-2年。
2.血液检查
①大约一半病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降低,呈轻度贫血,但严重贫血者少见,利尿消肿后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②感染未愈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③血沉增快,一般在30~60mm/h.随着急性期缓解,血沉逐渐恢复正常。
3.免疫学检查
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CH50)活性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此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在使用青霉素前,约70%~80%急性肾炎患者出现AS0阳性,于链球菌感染后3周滴度上升,3—5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约50%患者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部分病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4.肾功能检查
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常在400—700ml/d),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功能呈一过性受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随着利尿后尿量渐增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仅有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易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