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偿债备付率是指建设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 )的比值。
A.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B.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C.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D.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思路:偿债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计算公式
理解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和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构成将有助于理解偿债备付率的经济含义。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费,成本中列支的利息费用,可用于还款的利润等。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及计入成本的利息。
易错:考生可能错选A.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问题可能出在考生没有区分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的经济含义。
拓展:经济评价指标是历年考核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全面地掌握各个指标的概念、经济含义、计算关系式和评价准则。针对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的考核经常是围绕着两个评价指标的计算关系式,考生应掌握并辨析关系式中的各项的概念和构成。
答案:D
5.为了限制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可以采取提高( )的方法。
A.基准收益率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报酬率
D.内部收益率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思路: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它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针对本题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仅考虑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因素是不够的,还应考虑风险因素,通常,以一个适当的风险贴补率来提高ic值。就是说,以一个较高的收益水平补偿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风险越大,贴补率越高。为此,投资者自然就要求获得较高的利润,否则他是不愿去冒风险的。为了限制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可以采取提高基准收益率(ic)的办法来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易错:考生可能错选D.内部收益率,问题可能出在考生没有理解基准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和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的因素。并与内部收益率混淆。
拓展:经济评价指标是历年考核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全面地掌握各个指标的概念、经济含义、计算关系式和评价准则。针对本题考核的基准收益率,经常考核的是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的因素,理解这部分内容,不仅支持了该问题的的任何考核方式的解答,而且有助于帮助考生理解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相关内容。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