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镇痛药
吗啡
(1)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①镇痛;②镇静、致欣快作用;③抑制呼吸;④镇咳;⑤缩瞳: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等。
(2)作用机制:
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
(3)临床应用:1)镇痛:除癌症剧痛外,一般仅短期应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时。2)心源性哮喘 3)急、慢性消耗性腹。
(4)不良反应:
长期反复应用阿片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
急性中毒:吗啡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以及瞳孔极度缩小(针尖样瞳孔)。
哌替啶
药理作用与吗啡基本相同。
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成瘾性较吗啡轻。用于内脏绞痛须加用阿托品。
剂量过大可明显抑制呼吸。
喷他佐辛
镇痛及呼吸抑制作用均较吗啡弱,但相对较安全。
成瘾性小,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临床应用:①解热镇痛及抗风湿;②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缺血病、房颤、人工心脏瓣膜等手术后的血栓形成;③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2)加重出血倾向;3)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4)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5)瑞夷综合征;6)肾小管功能受损。
对乙酰氨基酚
抗炎作用极弱。
临床主要用于退热和镇痛。
过量中毒可引起肝损害。
布洛芬
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
药理作用:
对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以冠状血管较为敏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活化;排钠利尿。
临床应用:
1)高血压。
2)心绞痛:①变异型心绞痛:硝苯地平疗效最佳;②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③不稳定型心绞痛
3)心律失常: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心律失常有良好效果。
4)脑血管疾病: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可预防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及脑栓塞。
5)其他: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I类——钠通道阻滞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氟卡尼。
2)II类——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
3)III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胺碘酮
4)IV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利多卡因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普萘洛尔
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
胺碘酮
明显延长APD和ERP,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维拉帕米
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
强心苷类---地高辛
对心脏的作用:正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临床应用
①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对有心房纤颤伴心室率快的心力衰竭疗效最佳。
②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A:心房纤颤:作用于房室结,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增加心排血量。
B:心房扑动:是治疗心房扑动最常用的药物。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①心脏反应:是强心苷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多见和最早见的是室性早搏。
②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
③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视觉障碍。视觉异常通常是强心苷中毒的先兆,可作为停药的指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1)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2)减少醛固酮生成;3)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 4)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5)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
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冠,增加心内膜供血,减轻缺血损伤。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对伴有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心绞痛患者尤为适用。
β受体拮抗药和硝酸酯类合用,可取长补短。但由于两类药都可降压,冠脉流量减少,对心绞痛不利。
钙拮抗药
更适合心肌缺血伴支气管哮喘者。
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
抑制HMG-CoA还原酶,使Ch合成受阻。
贝特类药物---考来烯胺
减少食物中脂类的吸收,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降低血浆TC以及LDL-Ch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