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般检查
(一)全身状态检查
一般检查是对被检查者全身健康状况的概括性观察,是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第一步。包括性别、年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等。同时也要注意病人服饰仪容、个人卫生、呼吸或身体气味,以及被检查者精神状态和对周围环境中人和物的反应和全身状况及器官功能的综合评估。
1.检查方法 一般状况检查以视诊为主,当视诊不能满意地达到检查目的时,应配合使用触诊和嗅诊。检查者第一次接触被检查者时就开始了一般状况检查,在交谈及全身体检过程中完成这一检查。
2.检查内容1)性别
(1)某些疾病或性染色体异常对性征的影响 如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导致女性化,肝硬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可致男性女性化。性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可引起两性畸形,即外生殖器和其他性征兼有两性特征。
(2)性别与某些疾病发生的关系 性别对疾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甲、乙型血友病几乎都见于男性,女性极罕见,而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发病占绝对优势。
2.年龄 年龄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如佝偻病、麻疹、白喉多见于儿童,风湿热、结核病多见于青少年,动脉硬化、癌肿、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年龄还与预后相关,如儿童白血病预后明显优于老年人。年龄大小一般通过问诊即可得知,当遇昏迷、死亡或隐瞒年龄等某些情况时,需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或询问家属方能了解。
3.生命征 生命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是评估人生命活动的存在和质量的重要征象。是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1)体温
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平均37℃(口测法:36.3~37.2℃)。
体温常用测量法:口测法、肛测法、腋测法。
测量体温注意事项:很多因素可影响测量的正确性,如不注意可造成诊断和处理上的错误。①在使用前应将体温计汞柱甩到35.5℃以下;②在测量口温前15分钟内不能喝过热、过冷饮料,也不能用热、冷水漱口;③出汗者应用干毛巾擦拭腋窝汗液,不能使用热、冷毛巾擦拭;④掌握三种测量体温方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搏动。检查时必须选择浅表动脉,如桡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一般都检查桡动脉,以检查者的示指、中指和环指的指腹平放在桡动脉近腕处进行触诊,检查时要注意脉率、节律、紧张度、强弱、大小、脉搏及与呼吸的关系等。
(3)呼吸 检查者在触诊脉搏后手指仍放在病人腕部,而将视线移向被检查者的胸部,观察和测量被检查者的呼吸方式、节律和频率等。
体温、呼吸、脉搏三者之间有一定关系,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为16~20次/分,脉搏约为60~100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约为1∶4.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快10~20次/分,如体温升高,而脉搏不能随之相应增快,称为相对缓脉。在诊断疾病时有重要意义。
(4)血压 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①测量方法 血压测定方法有二:
直接测压法:即经皮穿刺将导管由周围动脉送至主动脉,导管末端接监护测压系统,自动显示血压值。本法仅适用于危重疑难病例;
间接测量法:袖带加压法,以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诊所或医院常用汞柱式。
操作规程:被检者半小时内禁烟,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取仰卧或坐位。通常测右上肢血压,右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上(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视线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动脉搏动第一响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值为脉压,舒张压加1.3脉压为平均动脉压。
②血压标准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次改变,主要根据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获得。根据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参照了WHO.ISH指南(1999)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标准,18岁以上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9mmHg.
③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若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140/90mmHg,或仅舒张压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认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低血压:凡血压低于90/60~50mmHg时称低血压。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压塞等。但也有患者自述一贯血压偏低,一般无症状。
4)发育和体型 发育通常以年龄、智力、身高、体重和第二性征之间关系来判断。包括体格发育(身高和体重)、智力发育与性征发育。在生长发育期到达某个年龄时,应该有相应的身高、体重、智力和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成年人,其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长度。
5)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通常作为评估健康状况和疾病程度的标准之一,它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有关。营养状态的评估,通常是根据皮肤、皮下脂肪、毛发及肌肉发育情况等综合判断。
营养状态的检查方法,用拇指和示指将前臂内侧或上臂背侧下1.3的皮下脂肪捏起观察其充实程度。也可以测量一定时间内的体重变化。临床上通常用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来描述营养状态。
6)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即人对周围环境的知觉状态,它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正常人意识清晰,思维敏锐,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对刺激的反应敏捷。如大脑及脑干受损害,即可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程度不同分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和谵妄等。意识障碍检查方法一般通过问诊,即与被检查者谈话来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计算能力和定向力(对时间、空间、人物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要作痛觉检查,瞳孔反射及腱反射等以评估意识障碍程度。
7)语言、语调和语态 语言是思维和意识的表达形式,由语言中枢支配,当大脑半球受损(卒中等)可致失语。语调指语言过程中的语音和声调,发音器官及其支配的神经病变可引起语调异常。语态异常是指语言节奏紊乱,表达不畅,快慢不均,见于震颤麻痹、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及口吃等。构音障碍为发声困难、发音不清,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正常,见于肌病、球麻痹、小脑病变、震颤麻痹等。
8)面容表情 正常人表情自然,神态安怡,当某些疾病困扰,或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某些特征性面部表情,称为面容,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9)体位 体位即病人所采取的位置与状态。有些疾病可使病人采取不同体位,因此体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通常以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三种描述体位。
10)姿势与步态 姿势指人的举止状态,步态指人行走时的姿态。当患某些疾病时,可使姿态发生改变,并具有一定特征性。体格检查时应予以注意。
11)体味或呼吸气味 被检查者呼吸或口腔中某些特殊气味具有特殊诊断意义,如饮酒或酒精中毒者有酒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烂苹果味,尿毒症病人呼吸有尿味等。
(二)皮肤
皮肤本身的疾病很多,许多疾病在病程中可伴随着多种皮肤病变和反应。皮肤的病变和反应有的是局部的,有的是全身的。皮肤病变除颜色改变外,亦可为湿度、弹性的改变,以及出现皮疹、出血点、紫癜、水肿及瘢痕等。
1.检查方法 皮肤检查主要靠视诊,有时需配合触诊才能获得更加清楚的印象。视诊皮肤时光线要好,最好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进行。描写皮肤损害时应注意其解剖部位,体表分布,皮损排列、类型、颜色及其对称性。对称分布提示为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不对称分布则提示为局部或非系统疾病。检查皮肤时不要遗漏粘膜、指甲、毛发及外生殖器部位。
2.检查内容
1)颜色 皮肤颜色的改变包括:苍白、发红、发绀、黄染(主要见于黄疸)、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白癜、白斑、白化症)等。
2)湿度 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出汗多皮肤湿润,出汗少则皮肤干燥。正常人皮肤比较湿润,并随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里出汗增多,这是正常的调节功能。在病理情况下出汗过多、过少或无汗则具有临床意义。
3)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水分多少有关。检查皮肤弹性时常取被检查者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检查者用示指和拇指将皮肤捏起,松手后正常人皱折迅速平复,当弹性减退时邹折平复缓慢
4)毛发 毛发色泽、多少和分布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它受种族、年龄、性别、遗传、营养状况和疾病的影响。
5)皮疹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发现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
6)脱屑 正常皮肤表层不断角化和更新,可有皮肤脱屑。病理状态下可见大量皮肤脱屑,如银屑病。
7)皮下出血 病理状态下可出现皮肤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m称为淤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淤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检查时,较大面积的皮下出血易于诊断,对于较小的淤点应注意与红色的皮疹或小痣进行鉴别,皮疹受压时一般可褪色或消失,淤点和小红痣受压后不褪色,但小红痣于触诊时可感到稍高于皮面,且表面光亮。
8)蜘蛛痣与肝掌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检查时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消退,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但有的病人不形成蜘蛛痣,仅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在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9)水肿 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水肿的检查应以视诊和触诊相结合。凹陷性水肿局部受压后可出现凹陷,而粘液性水肿及象皮肿(丝虫病)尽管组织肿胀明显,但受压后并无组织凹陷。根据水肿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10)皮下结节 较大的皮下结节视诊即可发现,对较小的结节则必须触诊方能查及。无论大小结节均应触诊检查,注意其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11)瘢痕 瘢痕指皮肤外伤或病变愈合后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斑块。外伤、感染及手术均可在皮肤上遗留痕,为曾患某些疾病的证据。如患过天花者,在其面部或其他部位有多数大小类似的瘢痕。
(三)表浅淋巴结检查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体格检查仅能检查身体各部表浅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
表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一个组群的淋巴结收集一定区域的淋巴液,头颈部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颏下,躯体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锁骨上、锁骨下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和窝。
1.检查方法 检查表浅淋巴结时,主要使用触诊,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以免发生遗漏。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窝等。
1)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
2)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以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3)检查腋窝时应以手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及深触诊至腋窝顶部。
4)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右)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右)前臂,以右(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
5)检查腹股沟淋巴结时,被检查者仰卧位两下肢稍屈曲,检查者站在右侧,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股上部大隐静脉起始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2.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压痛、活动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对肿大淋巴结大小描述可以用淋巴结经线表示,如1.5cm×3.0cm,亦可用形象化表示,如“蚕豆大小”、“核桃大小”、“鸡蛋大小”。
三、头 部
头部检查包括头颅和头部器官检查。头部有很多重要器官,大部分感觉器官均位于头部,诸如眼、耳、鼻、口腔,分别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功能,鼻腔和口腔又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起始部。
(一)检查方法和内容
头部和头部器官检查主要靠视诊,必要时配合触诊与嗅诊。
1.头颅 检查时注意头颅大小、外型、有无畸形与异常运动。头颅大小以头围表示,测量时以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
2.眼睛
1)眼睑 应注意眼睑皮肤、形状和运动,尤其时上睑是否下垂,闭合有否障碍等。
2)结膜与巩膜 检查时需将眼睑外翻,充分暴露巩膜与结膜。翻转上睑时,用示指和拇指捏起上睑中部边缘,嘱被检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拇指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上睑翻开。检查下睑结膜时,嘱被检者向上看,拇指置于眼眶下缘将眼睑向下拉,即可将巩膜与下睑结膜显露出来。
正常结膜呈粉红色,检查时注意其颜色,充血、苍白、黄染、出血点等。正常巩膜为瓷白色,检查时注意有无黄染等。
3)角膜 正常人角膜无色透明而有光泽。检查时用笔形手电由角膜斜方照射进行视诊,观察角膜光泽、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溃疡、软化及新生血管。
4)虹膜与瞳孔 注意观察虹膜的颜色、形状、纹理及清晰度,瞳孔检查非常重要,它可提供部分中枢神经的生命征象。检查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1)瞳孔形状和大小 在一般光线下,正常瞳孔直径为3~4mm,两侧等大正圆。小于2mm为缩小,大于6mm为瞳孔散大。
(2)对光反射 用笔形手电从斜方照入瞳孔,观察瞳孔收缩情形。当光源照射受检瞳孔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去光源后迅速复原,称直接对光反射;当光源照射一侧瞳孔时,对侧未受照射瞳孔也立即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也称交感反射)。
(3)调节与会聚反射(又称辐辏反射) 嘱被检者注视1m远以外检查者示指,然后将示指迅速移近距眼球10cm左右处,正常反应是两侧瞳孔缩小,称为调节反射,重复上述检查,但示指缓慢移近被检者眼球,此时两侧眼球同时向内聚合,称为会聚反射。
5)眼球运动检查 检查者与被检者面对面相距为50~60cm而坐,嘱被检者头部固定,检查者以示指为目标让被检者在6个方向上凝视,一般顺序是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检查者嘱被检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约离开眼30cm)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双侧眼球发生细小的有规律的来回摆动称为震颤。
6)眼的功能检查 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检查等。
检查远视力用远距离视力表,在距离视力表5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
视野检查 即检查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测定视野常用方法有面对面对比法及利用视野计法,作精确视野测定。
色觉检查 色觉检查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让受检者在距0.5m处读出色盲表上的彩色数字或图像,若在5~10秒内不能读出,则按色盲表上的说明判断为某种色觉异常(色盲或色弱)。
3.耳、鼻、口、腮腺检查(详见“诊断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五版)。
四、颈 部
颈部检查包括颈部外形、姿势、运动、血管、淋巴结、甲状腺及气管。颈部检查方法主要为视诊与触诊,有时需听诊。诊疗室内光线要充足,环境要安静。被检者通常取坐位,松解颈部衣扣,充分暴露颈部和肩部。检查者动作宜轻柔。
(一)颈部血管检查
颈部血管检查主要是颈静脉和颈动脉,注意颈静脉有无显露、充盈或怒张,观察颈动脉、颈静脉有无搏动,并在颈部大血管区听诊有无杂音。
(二)甲状腺检查
正常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的气管环上,两侧叶向后围绕气管两侧,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两侧对称,质地柔软。
视诊 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被检者头轻度后仰,然后喝口水或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
触诊 当视诊不能确定轮廓及性质时,可借助于触诊。甲状腺触诊方法有:
1.从后方触诊甲状腺 检查者位于被检者身后,双手拇指置于被检者颈后部,其余四指绕至颈部前下方,示指和中指尖于环状软骨下方触诊甲状腺峡部,检查右叶时请患者头微侧向右方,检查者以左手指将甲状腺轻推向右侧,以右手触摸甲状腺右叶的大小、形状、质地,有无结节、压痛及震颤。再用同样方法检查左叶甲状腺。
2.从前面触诊甲状腺 检查者立(坐)于被检者对面,检查右叶时患者头略向右倾,检查者以右手大拇指将甲状腺推向右侧,用左手拇指触摸甲状腺右叶,换手检查左叶。亦可用单手触诊,检查右叶时,检查者以左手拇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气管左侧,将甲状腺推向右侧,其余三指触摸甲状腺右叶。再用右手检查左叶。当触及肿块时,嘱被检者咽口水,若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证实为甲状腺肿块,可借此与颈前其他肿块相鉴别。听诊发现甲状腺肿大时,应以钟型听诊器置于甲状腺上进行听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甲状腺动脉血流加速,可听到连续性或收缩期血管杂音。
(三)气管检查
被检者取端坐或仰卧位,头部摆正,两肩等高,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右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于胸骨上窝触到气管,观察中指与示指和环指间距离,正常人两侧距离相等,气管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