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法试题_2006年10月全国
|
|
|
|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论述我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 36.论述商业银行对存款人的保证支付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2004年3月,甲企业向乙银行申请贷款500万元,乙银行要求甲提供担保。在甲的要求下,丙为甲借款提供了保证。在丙与银行签订的保证协议中,丙承诺为甲的500万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但没有约定保证期限。 2005年4月,贷款到期,甲没有按期归还贷款。2005年9月,乙银行没有向甲追讨贷款,而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履行保证责任。 问:(1)乙银行直接要求丙履行保证责任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丙的保证责任是否超过保证期限?为什么? (3)丙应承担的保证责任的范围有哪些? 38.朱某等四人采取向亲戚朋友借用居民身份证等方法,申请开立了近300个股票交易卡,分别在数个证券公司开设交易账户,炒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某公司股票(下称J股票)。2003年7月至8月间,朱某在低位大量买进J股票,其中7月初建仓买进500万股,7月底加仓买进350万股,至8月再次加仓500多万股,使其掌控的各账户J股票持仓量占J股票流通总股本的35%。同年9月3日起,朱某指挥操盘手,利用对敲的交易手法,即使用不同的账户对股票作价格数量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拉高股票价格,在不到两个月内使该股票价格由每股14元附近升至100多元。尔后,朱某大量抛售J股票,获利近1亿元,整个炒作运用资金共9亿多元。此后,J股票价格先是由于朱某的强大抛售而触发连连暴跌,后又由于证券监管部门对某公司立案调查的消息公布而触发连续多个跌停板,从100多元最低跌至8元,前期跟风买进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问:(1)朱某的行为构成我国证券法禁止的哪一种行为,为什么? (2)朱某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6页 1 2 3 4 5 6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