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3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31.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
32.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当:
33.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本:
34.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35.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赋闲: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
36.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请回答:A.概括这段议论的中心旨意。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并加以解释。
37. 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请回答:A.作者为什么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
B.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C.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8. 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请回答:A.这一段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的?
B.作者为什么要渲染敌军的人多势众、攻势凶猛?
C.这一段中与诗题直接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39. 阅读《日喻》中的一段文字: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之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①,以为日也。
(①揣:量度,这里是摸的意思。籥(yuè):古乐器,样子像笛管。)
请回答:A.解释加点的词:
生而眇者不识日眇:
扣之而得其声扣:
B.“眇者”为什么会把“钟”当作“日”?为什么会把“籥”当作“日”?
C.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40. 阅读鲁迅《秋夜》中的一段文字:
枣树……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请回答:A.这里表现出枣树怎样的性格特征?
B.这里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